劉娥終于扛住了文臣們的勸說,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宸”,從大宋朝到新宸朝,雖然主持政務的人和朝堂上下的官員們沒有變,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不一樣了。
原本勸諫太后,說她稱帝對不起先帝,對不起趙宋皇室的大臣們,在親眼目睹了百年后靖康之恥的慘狀,看到一個不如一個的大宋皇帝,無論是為了大宋,還是為了天下百姓和自己的子孫后代,再沒有人反對劉太后稱帝改制。
我們上一期的節目通過給劉娥直播靖康之恥,終于堅定了她稱帝的信念,也通過光幕直播讓大宋朝的文武百官認識到一成不變固步自封只會繼續挨打,學習歷史,或許不一定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看到未來,他們終于知道懸崖勒馬,改變當下,才有機會獲得新生。
在新宸朝中,狄青獲得女帝的特許進入少年班集訓后,一舉奪得了武舉狀元。之后又經過武學的培訓,學習兵法戰略知識,補上了他的知識短板,使他一踏上北方邊城的軍營,就綻放出這個時代第一名將的光彩他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從副將到元帥,縱橫沙場,戰無不勝,終于完成了幾代大宋人的夢想,收復了燕云十六州
因為他曾經因罪被刺配,臉上有塊刺青,得到女帝親賜的面具,每每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時,敵人看到那個戴著面具披發而來的殺神,都會驚恐地落荒而逃,稱他為“鐵面羅剎”,可在大宋百姓的心目中,他卻是最受歡迎的“鐵面戰神”。
光幕中出現的少年狄青,戴著銀色的半邊面具,遮擋住額角的刺青,挽弓射箭時的動作格外干脆利落,縱馬馳騁時的英姿颯爽,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視線。
當他打敗西夏和遼國軍隊,獲得軍功回京述職時,同樣得到了女帝的獎賞,準他跨馬游街,和科舉金榜題名的一甲狀元同樣的待遇,甚至還有不少普通百姓激動得淚流滿面,攔馬跪謝他擊退敵軍保家衛國之舉,讓他們可以回家安心耕種生活,而不必拖家帶口地一路逃難。
而前方,出現另一組跨馬游街的紅袍少年,竟是三男三女。
孟太后和梁紅玉情不自禁地張大了口,只覺得心口撲通撲通地跳動著,有種難以置信的情緒正要從里面跳出來。
那是女狀元可能嗎
神奇光幕中的聲音仿佛猜到了她們的心聲,繼續帶著爆滿熱烈的情緒向畫外的觀眾介紹。
今科三甲進士和女舉的三甲女進士也前來迎接改選而歸的將士們這是新宸朝成立以來的第三次科舉,女進士的錄取名額從第一次的三十名已經擴大到了本科的六十名,其中第一屆女狀元謝希孟的文章,連當朝宰相晏殊晏相公和一代文豪歐陽修都贊不絕口,如今謝希孟已成為女帝身邊的翰林學士,代為起草詔書,被譽為最有希望成為新宸朝第一位女相的才女。
歐陽修曾為謝希孟的詩集做序言,評價她的詩是“希孟之詩,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有古幽閑淑女之風,非特婦女之能言者也。”注1
謝希孟的成功,成為新宸朝女子的表率,也讓更多的女子敢于表現出自己的才華,走出閨閣,踏上仕途,給新宸朝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朝氣。
根據不完全統計,新宸朝成立十年間,國庫收入增長逾十倍于前朝,南方的糧食產量屢創新高,北方在狄青將軍收復幽云十六州后,開始推廣棉花種植,經過三年的推廣種植,基本上使新宸朝的百姓能夠達到溫飽狀態,不再受饑荒寒流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