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中出現了嶺南一年三熟的稻田,江南的桑基魚塘,滿山茶園
從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到夏日沉甸甸的早稻田,到秋季金燦燦的麥田,到冬日依舊在勤勞紡紗織布的女工,汴京城的錦繡繁華,已經不限于京都一地,而是在江南江北,處處可見。
無論是充滿朗朗書聲的學院里,還是金戈鐵馬的疆場上,都出現了女子的身影。
女帝劉娥向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證明,身為女子,同樣可以開創盛世太平,可以收復失地一統天下,讓百姓豐衣足食,國家富強興盛。
至于在稱帝之前百官們擔心的國本繼承人問題,隨著君主立憲制的逐步實現,群臣討論更多的是如何在三權分立的基礎上減少冗官冗兵冗費,天子垂拱而治,作為一個象征和吉祥物,沒有實權的皇帝,已經不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了。
新的世界大門打開的時候,所有人看到的是未來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前景和命運,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一姓的天下。
那光幕中的畫面,展示了女帝新宸朝許許多多的事物,都是孟太后和梁紅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她們當然知道劉娥,那位章獻明肅皇太后,是真宗趙恒的第三位皇后,也是大宋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被后人曾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相提并論,只是對她多有贊譽,稱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其實,說到底也是因為她最終選擇了妥協,哪怕身著帝王服飾,至死不曾還政仁宗,卻依然沒有真正稱帝,沒有打破趙宋王朝的宗室傳承。
那是她們所知道的歷史,可現在光幕中出現的,卻是她們完全不知道不了解的一個世界。
卻不妨礙她們看得心潮澎湃,向往不已。
不知不覺間,孟太后握住了梁紅玉的手,手心滿滿的汗水,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對方的。
光幕斂去時,小皇帝“趙旉”好奇地哇哇大叫,終于喚回了兩人的注意力。
兩人對視一眼,梁紅玉鼓足勇氣,將自己先前看到光幕中展現未來,十年后的趙構為了向金人求和,不惜出賣正在北伐征戰的岳元帥,甚至讓奸臣酷刑拷打,以“莫須有”叛逆抗旨不遵的名義,殺害了岳飛父子,斷送了北伐大業,自此大宋再沒有反攻收復汴京的機會。
孟太后一生坎坷,幾經浮沉,光是垂簾聽政的太后就當了幾次,卻從未斂權主政,一方面是她性情溫和純善,不喜爭權奪利,又修道多年,若非這次被趙構兵臨城下丟下老弱婦孺就跑的舉動激怒,也未必會做出扶立幼帝登基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