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算趙構一脈的宗室子弟除了被金人俘虜之外都死光死絕,還有當年因太宗忌憚而南遷的太祖一脈后人尚在,從中按照宗譜挑選個成年的宗室子弟過繼后,再繼承帝位也不是不可以。
可她著實是被趙家這些皇帝的作為惡心到了。
無論是她的夫君,哲宗皇帝的偏聽偏信,冷漠無情,還是徽宗皇帝的出爾反爾,又廢又立,還是欽宗和趙構的對敵軟懦無能,對自己人防備忌憚,親小人遠君子,吃喝玩樂琴棋書畫在行,治國安民強兵抗敵外行,就算換一個,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也恰恰好梁紅玉為了協助韓世忠抗敵將兒子交到她手中,兩個小兒隨著她一起逃到杭州時,本就為了防備被金人抓獲而給他們穿得一模一樣,除了她和貼身照顧的宮女,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孰真孰假,她才能在趙旉驚嚇暴斃之后干脆換人,對外只說是照顧不慎導致韓世忠之子夭折,根本不曾提過皇太子半分。
可真正扶立幼帝之后,孟太后其實心中并無成算,她自幼雖然讀過詩書,卻不曾接觸過治國之道,哪怕當過幾年皇后,因為是太后親選而遭皇帝厭棄,依然局限在自己的宮中,自忖并無劉太后和高太后之才,哪怕應群臣之請垂簾聽政,也只是選出繼位皇帝后便還政,既不敢也不愿接手治國參政這樣重大的責任。
選擇韓家子,也是因為看好梁紅玉機智果敢,韓世忠忠勇無雙,有他們夫婦輔佐,幼帝哪怕年幼,也不至于被那些卑躬屈膝的投降派文臣帶歪了。
可此時此刻,看到梁紅玉帶來的神跡光幕,孟太后豁然開朗。
她是缺少治國之能,救世之道,可梁紅玉帶來的光幕里有啊,劉太后都能在看到靖康之恥后改變未來,建立新宸朝,那她和梁紅玉,同樣有神跡的啟示,為何不能開創一個新世界
“不知安國夫人以為,這女帝所行之事,在本朝,可否通行”
梁紅玉亦是滿懷激動,用力點頭。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懵懵懂懂中的小皇帝,忽然聽到一陣笑聲,仿佛是擺脫了千百年束縛和壓迫的火鳳,在烈焰中浴火重生,得以展翅翔空后,發出自由自在,暢快舒爽的笑聲。
他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只是看到阿娘和這些日子來照顧他陪伴他的“太后”如此開心,也跟著快活地拍著小手,發出咯咯的笑聲。
這一日,孟太后定下了新的年號,是為“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