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呂雉是毒婦妒婦,殘害劉氏諸侯,毒死劉邦的幾個兒子,將戚夫人做成人彘,連親生兒子劉盈都不忿她的所作所為,抑郁而終。可她重用呂氏親族,大封呂姓諸侯王的結果,是在她死后遭到更慘烈的反撲,別說呂姓王,連帶有呂家血脈的劉姓皇子皇孫們都被殺的干干凈凈。
有人說這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可無論天下誰人說呂雉的不是,唯獨一個人說不得也不該說,那就是劉盈。
他在護著趙王劉如意的時候,可曾想過,劉如意的趙王之位,是如何得來
別忘了,原本的趙王張敖,可是劉盈的親姐夫,魯元公主的夫君,張嫣的親生父親啊
呂雉逼著劉盈娶張嫣為后,就是為了替女兒一家留個護身符,劉盈只想著自己和劉如意的兄弟之情,卻忘了當初在彭城一戰劉邦落荒而逃,劉太公和呂雉等親族被項羽擒拿作為人質,只有魯元公主抱著弟弟趕上了劉邦的馬車,才逃出生天。
其實能夠趕上劉邦的馬車,劉盈要謝的,不僅是魯元公主,還有夏侯嬰。根據史記記載,當時劉邦倉惶出逃,被項羽派人追擊,只剩下十余騎人馬,眼看要被追上的時候,劉邦干脆把兒子女兒都踹下馬車,結果夏侯嬰還以為自己駕車不當把人給顛簸的甩出去,趕緊撿回來繼續跑。注2
史記項羽本紀中說,如是者三,也就是說,劉邦推劉盈和魯元下車,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整整三次。若是沒有魯元公主和夏侯嬰,只怕劉盈當時就死于亂軍鐵蹄之下,哪里還有后來被封為皇太子登基為帝的風光。
同樣是劉邦的親生兒女,魯元公主,先是在白登之圍后險些被親爹送去北方匈奴和親,后來又被嫁給趙王張敖。
張敖在劉邦路過趙國時,親自侍奉飲食,畢恭畢敬,竭盡做女婿的禮節。可劉邦卻十分傲慢,故意找茬,對他出口責罵,連趙國的國相和門客都看不下去,認為趙王懦弱,劉邦傲慢無禮輕蔑于趙王,請命要刺殺劉邦,卻被張敖拒絕。
盡管如此,劉邦還是借著有人“告密”,說張敖的國相貫高謀反,把人抓去嚴刑拷打。當時貫高已經六十多歲,不僅扛住酷刑沒有牽連張敖,甚至還讓一同被抓的人不要自殺以免被人借此機會污蔑到張敖身上,他自己三族被滅,卻始終替張敖辯白,最終劉邦只能殺了這些“謀反”的臣子,將張敖的趙王封號賜給了劉如意,張敖被貶為宣平候。注3
注意時間點,公元前200年,劉如意本來是被封為代王,可是代地貧瘠,戚夫人哪里愿意。這可是后來漢文帝劉恒的封地,就是因為這地方又偏又遠又窮,他才能夠成為漢高祖劉邦幾個兒子中唯一保住封地和性命熬到呂后薨逝的人,由此可見,劉如意一開始被封為代王,戚夫人心里得有多不平衡。
當時正是戚夫人最受寵的時候,向劉邦吹了不少枕頭風,怕他死后太子和呂后容不下她和如意,代國又偏遠貧瘠,怎么配得上她那酷肖陛下的寶貝兒子
于是劉邦就去趙國兜了一圈,教訓女婿,激怒了趙國的國相和賓客,然后說人家行刺謀反最后一邊說著貫高忠義,一邊誅人三族,將趙國追隨張敖的大臣和門客全都滅族,哪怕赦免了張敖,依然除了他的趙王封號,將趙國封給了劉如意,張敖成了在長安“禁足”的宣平候。
張敖當時怕劉邦怕到什么地步他都顧不得自己的老婆和丈母娘,親自給劉邦送去美人,甚至連美人懷孕后都幫著藏著掖著別被呂后和戚夫人發現,就是生怕劉邦把他當成太子黨的助力給先行鏟除了。
畢竟,劉邦虧欠最多的子女,就是魯元公主,可就算這樣,張敖依然沒保住封地,而魯元公主,面對給父親送美人的夫君,愧對母親,面對保護奪了自己夫君封號的劉如意的親弟弟劉盈,終究沒拒絕呂雉的好意,將女兒嫁給了弟弟做皇后。
我們不知道當時的魯元公主是怎么想的,但她在劉盈去世后僅一年就過世,便可看出,哪怕身為當時大漢帝國最尊貴的大長公主,她依然是個不開心的女人,對不起母親,對不起女兒,也對不起自己。
而被姐姐照顧,被母親保護著長大的劉盈,可曾記得,在劉太公和呂雉都被項羽囚禁做人質時,他的父親正在忙著寵幸戚夫人,忙著生下最像他的兒子劉如意,忙著征戰天下一統江山,被遺棄的豐城的姐弟倆,是如何度過舉目無親風聲鶴唳的那兩年
“魯元我的魯元”呂雉聽到此處,終于忍不住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