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記得,當時她被俘之時,劉盈才五歲,若是沒有魯元公主,一個五歲的孩子,如何能在亂軍之中活下來
她在項羽軍中坐牢,還要照顧劉太公,而劉邦卻連行軍都帶著戚夫人,將魯元和劉盈安置在豐城的同年,戚夫人生下劉如意。
劉邦為了給劉如意換個封地,就不惜故意羞辱魯元公主的夫君,誘逼他的門下謀反,可劉盈在后來為了劉如意跟呂雉反目,生怕呂后殺了弟弟,與他同出同進同食,可曾想過,當初為了劉如意的封地,他的親姐姐受過怎樣的羞辱,多少人為此流血犧牲
她不知道,為什么劉盈會變成這樣。
看到光幕中劉盈與她決裂后自暴自棄,抑郁而終,呂雉已然痛心不已,再看到魯元公主竟然也步劉盈后塵而去,她更是傷痛難抑。
她那個溫雅大方,“靚如秋云之吐華月,藹如春風之拂名花”注4的女兒啊,幼時隨她住在鄉間田中,幫著她操持家務,照顧幼弟,那個在亂軍之中被親爹踢下馬車都不放開的弟弟,卻成了傷她最深最多的人。
呂雉看著光幕中那個溫婉美麗的女兒,漸漸坐直了身子,抹去唇角的猩紅血跡,原本澎湃激動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
既然,兒子已經養不熟了,既然,侄子們也養不成器,既然,后人們害怕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殺盡了流著呂氏血脈的劉家子孫,那么,她又何必在乎什么劉家呂家,而忽略了這個真正隨著她從鄉間走入宮中,始終守護著她追隨著她的女兒
“來人傳魯元公主覲見”
劉盈正在宮中命人給趙如意送信,“切記,讓趙國相替趙王托病也好,如何找借口都行,萬萬不可返回京城,否則性命難保”
說罷,他感嘆地說道“父皇去世之前,切切叮囑,要我友愛兄弟,可偏偏母后因戚夫人當初爭寵之事,遷怒如意,我既勸不住母后,只能保住弟弟,以免母后犯錯,以后無顏見父皇于地下。”
“陛下仁厚孝順,英明遠見,待太后息怒,定會明白陛下一番苦心。”侍從紛紛跟著贊譽,也讓他抑郁的心情得以舒展。
“我雖不如父皇圣明,卻也知道待人以誠,如今天下初定,著實經不起動蕩變亂。”劉盈想到正在修訂律法的蕭何,感慨地說道“父皇給我留下蕭丞相這樣的忠臣良相,我也當勵精圖治,不讓母后再為我費心。”
“對了,母后最喜歡魯元公主家的嫣兒,讓人請她入宮,來陪陪母后吧”
“回陛下,今日一早,太后便讓人傳魯元公主覲見,如今魯元公主尚在太后宮中。”
“哦”劉盈點頭“有姐姐在,定能讓母后安心,待我處理完政務,正好去母后宮中,一同相見。”
依然認為姐姐和母后會全心全意偏愛自己的劉盈,卻完全不知道,此時此刻的魯元公主,正跪在呂雉身前,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母親,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母后魯元是女兒身,如何如何能繼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