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再一次醒來之后,已經顧不上去追回只吃了一口的土豆泥,而是叫來侍從,哪怕現在渾身無力,也要乘坐步輦去長樂宮,非得親眼看看那些畝產兩千斤的土豆不可。
這些土豆,在他心目中,已經不是什么土什么泥,哪怕外表再難看,有這種味道,還可以飽食果腹,這種產量和生產周期,簡直就是天降祥瑞,庇佑大漢啊
哪怕他不當皇帝,依然是大漢的皇子,這些年來,看著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裹體,餓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從小到大,無論母后父皇還是太傅少傅們,都告訴他,民以食為天。
尋常百姓,不會在乎誰是皇帝,但在乎的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能讓他們安安穩穩的生活,活下去,對他們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這種能夠畝產千斤的新糧種,就是讓天下百姓吃飽的希望。
等劉盈趕到長樂宮時,早有人在宮門口等著他。
呂雉今日去前朝聽政,大朝會的日子,皇帝生病不能上朝,太后親政也不是第一次了,文武大臣們更習慣和呂雉議事,畢竟都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無需太多解釋,他們隨便提個話頭,呂雉都知道他們想干什么。
而面對新帝劉盈時,他們都知道劉盈耳根子軟心軟,只要多說幾句軟化訴苦抱怨一番,就能夠得到新帝的減免赦令,無非是欺負新帝年少無知,容易糊弄罷了。
可這次親眼看到太后舉手之間平定了戚氏和趙王的叛亂,甚至連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的抵達時間,都是早就算好了的。
按照他們到達的時間看,怕是劉如意這邊剛剛開始動手,呂雉就已經安排人將全城封禁,不許出入,等到魯元公主拿到太后和皇帝的聯名手諭出來找人時,宮中大局已定,他們進去也就是當個見證戚氏敗亡的工具人。
甚至還一不小心見證了先帝頭頂的青青大草原。
就十分尷尬。
好在先帝已經魂歸幽冥,不會再來找他們騎著他們的脖子上破口大罵了。
可就算如此,呂太后的手段,亦是讓他們一個個心驚膽戰,再回頭想想最近這段日子,自己在太后不上朝時,曾經做過的事,就忍不住脊背發涼,額角冷汗直冒。
顯然,太后不上朝,并不是就不理政務了,以她的性子,含飴弄孫,那簡直是開玩笑的事。
先前以為魯元公主帶著張嫣住在宮里是替太后紓解心情,在長樂宮中種了些亂七八糟的奇花異草,甚至彩衣娛親,都是她們一家子女人玩的游戲罷了。
可誰能想到,轉眼之間,一直在后宅中養兒育女,溫雅沉靜如水的魯元公主,會換上甲胄輕騎快馬,沖出甲士的包圍,前往各府送信,甚至還帶兵殺敵,那挽弓射箭的颯爽英姿,如今還刻印在朝臣心中。
讓大伙兒如今看張敖的眼神都開始不一樣了。
真是夠膽啊,有這樣的嫡長公主為妻,還敢勾三搭四,自己養了姬妾生下庶子不說,還送美人給老丈人包生兒子回家沒被媳婦打破狗頭,真是命大了
張敖心里苦,卻有苦說不出。
魯元公主進宮的第二天,就寫了封休書給他。
和離,那都是沒門的事。
以前群雄逐鹿,趙王和漢王雖有主從之分,卻也算是平起平坐,可漢王登基為帝后,這上下高低已明,他就已經矮了一頭。
更不用說劉邦還故意刺激他的門臣家將,說出謀逆行刺之語,至于最后誰去謀逆行刺,有沒有真的動手,他不知道,只是知道,從劉邦看上趙王這個名號和封地開始,無論他做什么,都只是垂死掙扎。
就算如此,他還是掙扎著討好劉邦,因為他喜好美色,就送了美人,還送一贈一打包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