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她還覺得有些憤憤不平,若是沒有母后先前十幾年的辛苦治理,哪里有他后來摘桃子的機會。
可現在看看劉恒寫來的書信,先是表達了一番對母后和皇兄的思念孺慕之情,然后又表達了長安太學的向往,想要學習之心,溢于紙上,甚至還主動提出,他年幼才學不足,希望太后能夠選派飽學之士前往代國為官,協助治理。
當然,也少不了請魯元公主去推廣造紙印書,新型糧種云云。
親切有禮,言辭誠懇,當真如人所說,是個“忠厚老實人”的模樣。
呂雉笑道“他倒是乖覺,不等我說,便主動請朝廷派人,如此一來,哪怕他手下都是朝廷選派的官員,他只要這一個代王的虛名便可。”
魯元公主點點頭“別的也沒少要啊,把我都快吹捧上天,讓我還怎么好意思不給他元紙和糧種”
“嘖嘖,這個弟弟,年齡不大,心眼可真不少啊”
“薄昭現在何處”呂雉收起信來,抬頭望向審食其,問道“可曾問過他,如今代國的人口和糧產情況”
審食其恭恭敬敬地說道“太后有令,微臣豈敢不問。”
“代王到代國就藩兩年,依然住的是前代王的舊宅,且只用了兩處的院子,其他的地方都租與商人。”
“商人”呂雉有些意外,“代王竟然允許商人入住”
她記得在陳曦的資料里,曾經說過,漢文帝曾經提出過重農抑商,對商人諸多限制,雖然再次給農民減稅,但對商人的賦稅翻倍不說,還設立了不少關卡,并將鹽鐵等設為官營專賣,甚至連北方的榷市都有不少關閉,讓那些匈奴在和親之事上更是獅子大張口,要的陪嫁越來越多不說,還動不動就入關劫掠。
之前呂雉就大力推進榷市交易,讓雙方互通有無,商人重利,不遠千萬里奔波,本就是為了更多利益。
而能夠用錢買到的貨物,就算是匈奴人,在有“錢”的時候,一樣也不愿去拼命廝殺劫掠。
畢竟,只要打仗,就肯定要死人。
匈奴的騎兵勇士再多,也不是一個部落的,幾十個部落的人馬,誰死誰生,誰都說不算。
能夠正常交易換取到的財物,總好過讓自家兒郎送命。
這兩年,榷市交易的數目,幾乎是漢初的十倍以上,雖然仍未能完全杜絕匈奴人的搶劫,但規模和人數都遠遠不如漢初。
所以呂雉就很不明白,為何漢文帝要重農抑商。
陳曦也是翻查了許多資料,才告訴呂雉母女,關鍵還是因為生產力跟不上。
在后世總結的規律中,所有的政治基礎,都是生產力,總之一句話,就是能不能讓百姓吃飽
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什么禮儀規矩都談不上,就更不用說發展。
當時無論是基礎農作物,還是農具和耕種方法,都遠遠不足以產出讓大漢百姓吃飽的糧食,在這種情況下,商人重利,就只會生產更多高價值的絲綢和經濟作物,而枉顧普通百姓的需求。
再加上諸侯王和豪強地主們不斷兼并土地,自耕農一遇到災荒就賣地賣房賣兒賣女,可謂是“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注1”,一切凄慘的百姓生活,都是因為奸商而起。
那么,要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政策,成為漢文帝的首選就十分正常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