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給呂雉直播劉盈之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同樣,生產關系會反作用于生產力,上層建筑也會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這在后世但凡上過中學的學生都背過的內容,在這個連識字都未普及的時代,別說一般人,就是呂雉母女和張良蕭何陳平張蒼這樣的頂層人物也得在腦子里轉上無數圈,才能把它和自己曾接觸過的理論結合起來。
蕭何對于自己快走到人生終點時,卻見識到天降神諭和直播未來視頻的奇跡,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哪怕被人抬著,也要來參加大漢政權最高層的智囊研討會,見識一下這些從后世得來的信息和“神物”。
太醫和家人攔都攔不住,按他的說法,這是“朝聞道,夕死可矣”
別說到晚上了,讓他看完那些書,他就算當場死在昭明殿都心甘情愿。
呂雉可不想看著這位為大漢嘔心瀝血還曾被劉邦猜疑下獄的老臣,活活累死在自己的面前,想盡辦法讓太醫熬了藥膳,給他調理著身體,甚至在他們談話討論時還讓太醫時刻守在蕭何身邊,生怕有個萬一他就無了。
張良將劉盈和魯元公主從視頻中抄錄下來的內容反反復復看了幾遍,先是攢眉凝思,后來發呆良久,到最后,才長嘆一聲。
“原來如此嬴政比我們看得更深遠,可惜”
步子邁得太大了。
這話他沒說出口,在場的也全都是人精,他一提,其他人就完全聽得懂,明白他話中的未竟之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秦始皇所打造的大秦帝國,架構之龐大,思想之先進,完全超出了當時的經濟基礎,在生產力達不到的情況下,強求的結果,就導致基礎崩潰,大秦滅亡。
呂雉顯然汲取了這個教訓,哪怕大權在握,也沒有急于登基稱帝,而是先從民心人心出發,開荒種地、辦學養士、修渠開源、鼓勵農商
當初劉邦能以弱勝強,擊敗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最根本的,便是張良為他謀劃的“約法三章”,得民心者得天下,能做到這一點的,才能真正坐穩了江山,而不是靠著武力和陰謀上位,便如曇花一現,轉瞬既亡。
張良都不禁有些佩服這位一度隱于劉邦和劉盈身后的女人。
若不是劉邦用完就想扔的渣男舉動,若不是劉盈扶不起來的軟弱無能,她也不必如此勞心費力,殫精竭慮地為兒女謀劃,為家族謀劃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她才能變得如此強大,強大到跳出了為人妻為人母的藩籬,開始矚目天下,為天下百姓謀劃。
或許這就是天幕神諭選擇了她,而不是劉盈或劉如意劉恒等人的原因。
其他任何一個皇子,甚至換成已經死了的劉邦項羽韓信等人,都跳不出爭霸的圈子,就連劉邦最后也不顧他勸諫地大肆封侯,哪怕這樣會給子孫留下無數大坑,可在當時而言,這是他所能看到的,掌控藩屬國最大力度最可靠的手段。
張良雖然在經歷楚漢爭霸后,也亦是到分封諸侯的弊端,才有“筷論”之說,一改原來的復立韓國之愿,勸阻劉邦重新分封六國后人為諸侯,就是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但沒想到,劉邦鏟除了異姓諸侯王之后,又大封劉氏諸侯王,換湯不換藥,妄圖以血脈維系分封制,難怪會在二代之后就面臨削藩之難和“七王之亂”。
說來說去,多少歷史,都可以用這短短的兩句話概括。
難怪呂雉一反從前的行事作風,對于天幕神諭中已經預言的未來“反王”都沒有趕盡殺絕,反而是將他們留在長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