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的女兒,大漢的皇太女,未來的女帝,選夫郎時,先看臉再看德行又有什么不對
男人都差不多那德行,既然都一樣,選個賞心悅目讓自己看著開心的有何不可。
大不了,這個不行的話,再多選幾個。
張敖干脆“告病”還鄉,帶著一家人回老家去,免得連累了張家如今碩果僅存的計相張蒼。
那是他的二叔,曾在荀子門下,和李斯韓非師出同門,算是他們的小師弟,曾在秦朝擔任御史,后來跟著劉邦起義,如今被封為北平侯,在朝中為計相,主掌朝廷財政、律歷和百工程式品類等,相當于后世戶部和工部的內容,不僅是劉邦,連呂雉都十分重視他,才會一直保留張敖一家的性命。
否則按照劉邦那脾氣,在鏟除異姓王時,都已經算計到趙王頭上,又豈會只是抄斬了張敖的門臣三族,將他降為侯爵就收手。
就是像張蒼這樣既懂天文算術,又懂百工的理科人才,著實少之又少。
尤其是現在呂雉從天幕直播和自己的點播視頻中看到各種新工具給“生產力”帶來的變化,加上從陳曦那換到的新農具和新弓弩乃至投石車等重型武器的圖紙,就更需要張蒼這樣精于計算和百工的人。
張蒼如今還兼著太學書院中“算學”和“工學”的博士,隔三差五地去太學講課,和張良亦是莫逆之交。
呂雉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會動張家,但若是張老夫人再沒事找事地影響到魯元公主,她也不會因為一個張蒼就投鼠忌器,留著他們來惡心魯元公主。
可沒想到,張蒼得知這消息后,不但沒生氣,反而大笑了一番后,帶著幾個張家的年輕子弟進宮求見女帝。
呂雉一看他帶著的幾個美少年,就有些無語了。
“張相所為何事”
張蒼指著身后的年輕子弟,笑道“這幾個都是張氏族中姿容甚好,矯健有力的兒郎,聽聞公主有選夫之意,愿入宮服侍。”
他笑著沖呂雉眨眨眼,說道“若是陛下喜歡,留著他們也無妨。”
呂雉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你們張家,莫非喜歡以己度人”
“食色,性也。”張蒼坦蕩蕩地說道“連孔子都說過,喜歡吃和喜歡美色,都是人之天性,又何必掩飾陛下日理萬機,皇太女如今還在北征匈奴,身邊多幾個好顏色知情識趣的兒郎服侍,又有何不可”
他自己就姬妾過百,從來不拘禮節,跟張敖一家的關系并不算好。
如今一聽說魯元公主“休夫”再“娶”,他可不管自家侄子有多尷尬,反而覺得是個機會,干脆把他那些子孫和旁支族人中年輕俊美的挑了幾個出來,送進宮去,不管是服侍當今女帝還是皇太女,對他而言,都是只賺不虧。
呂雉卻哭笑不得,趕緊讓他把人帶走,又催著他盡快將修訂好的九章算術刊印出來,作為太學書院的通識教材。
從這次北征匈奴,她已經覺察到朝中將士的短板。
別的不說,光是糧秣計算和排兵布陣,都得用到算學,可那些只知道靠著一腔血勇沖鋒陷陣的老將哪里懂這個,短時間可以由軍需官計算并安排,但身為主將者,若是完全不懂,就會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出問題。
就比如說追擊匈奴潰兵,既要計算對方的行軍路線和速度,也要計算自己的速度,如何才能提高速度,以及攜帶多少軍糧合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