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天幕上的畫面播放著到一處山隘峽谷,數十里的山道中,唐軍擠成一片,兩側的山崖上,叛軍不斷投下滾石檑木,山谷兩側被燃燒的草車堵住,濃煙滾滾擋住了唐軍的視線,讓他們分不清方向,在敵人的攻擊下亂作一團,濃煙中的攻擊甚至落在自己人身上,加上互相擁擠踩踏,死傷無數。
所有人被這慘烈的一幕震撼,武則天皺著眉,看著那畫面中被火焚燒的“唐”字大旗,目露怒色。
這是一場典型的伏擊戰,向來在兵法上占據優勢的唐軍,這一次,卻因為昏君佞臣,導致一場慘敗。
大唐王朝在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女皇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后,數十年積累,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國力達到頂峰,國富民強,萬邦來朝,就讓李隆基自以為盛世之治,足以名垂青史,就開始擺爛
歷史上的確有很多明君晚節不保,年輕時勵精圖治,英明神武,年紀一大就開始追求長生,窮奢極侈,結果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敗壞了朝綱,斷送了江山,可最苦的,依然莫過于百姓。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其中墮落速度最快,敗家效率最高的皇帝,從一個英明有為的明君,到腐朽墮落的昏君,只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將從太宗李世民到女皇武則天近百年努力攢下的家底敗得精光。
李隆基任勇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以胡人勇猛善戰為由,大力提拔胡人將領,所設的十大軍鎮之中,竟有三鎮節度使由安祿山一人兼領,兵力遠超長安防守軍。而他寵幸楊貴妃后又重用楊國忠為相,縱情聲色,枉顧楊國忠驕奢淫逸,擅權弄法,只看到他給自己帶來的奢靡享受,全然無視楊國忠因此搜刮民財,給百姓帶來的剝削和壓力。
甚至在安祿山和史思明起兵謀反后,李隆基一度不敢相信,甚至還以為自己擁有強大的兵力,甚至認為有人編造假話欺騙他,那個曾經自認為楊貴妃義子的安胖子怎么可能謀反
由于楊國忠的無能,安祿山的叛軍很快攻下了洛陽,而這時候李隆基命封常清和高仙芝在長安洛陽募兵抗敵,承平多年的大唐國都已沒有多少善戰之卒,臨時募集的市井子弟缺乏訓練,根本不足以對抗安祿山的胡兵鐵騎。
當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關,擋住安祿山進攻長安的腳步時,唐軍史上最荒謬的一幕出現。
唐玄宗李隆基先是聽信宦官之言,認為封常清和高仙芝固守不出,有失大唐軍威,甚至懷疑他們通敵,便以“失律喪師”的罪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斬首,臨時任命已經癱瘓的哥舒翰為帥鎮守潼關。
到這時候,李隆基還以為唐軍是原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雄獅,可沒想過,真正能打的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軍,而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募兵也好,哥舒翰剛剛收攏的各地聯軍也好,戰斗力根本不足與叛軍對抗。
哥舒翰原本也想死守潼關,待叛軍耗盡糧草再行反擊,就像當初李世民堅壁清野死守城池,最后在宋金剛退兵時追擊打敗突厥精兵一樣。可惜李隆基空有天可汗的血脈,卻無李世民的軍事天賦,不但看不清敵我勢力強弱,還連續派宦官督軍逼迫哥舒翰出兵平叛。
哥舒翰被迫出關,率領二十萬大軍在靈寶與崔乾佑部相遇。
大唐皇帝在關鍵一役中遙控指揮,任用的是胡人將領,而混血胡人安祿山手下的崔乾佑則出自博陵崔氏,河北的老牌世家。
一個被迫出擊的半癱老將,率領著二十萬安西北庭軍、洛陽和關中的募兵、河西和隴西的援兵,這些軍隊大多是從前線被安史叛軍擊敗后退回關內,連將領都剛剛被李隆基斬首,軍心惶惶,毫無戰力。
一個是偏師輕騎,僅有數萬人馬,詐敗誘敵,狹路設伏,迂回包抄,最終以少勝多,將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打得僅剩八千余人逃回潼關,連哥舒翰也被部下綁了送去安祿山軍中投降。
潼關一失,長安再無可守之地,李隆基也沒想著守,打著御駕親征的名號,調頭就帶著貴妃和皇子皇孫們逃之夭夭。
李隆基前腳走,后腳留守京師的京兆尹崔光遠向安祿山獻城投降,逃跑的李隆基一行人到馬嵬坡時,六軍將士因為楊國忠到這會兒還作威作福,終于忍無可忍,發動兵變,逼迫李隆基殺了楊國忠,縊殺楊貴妃,才繼續保護他南逃到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