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哪一個”武則天幾乎咬牙切齒地瞪著那面憑空出現的水鏡,只是從里面看到的,是自己此時此刻的容貌,無比清晰,連眉梢眼角的每根細紋都清清楚楚。
她從未見過如此清晰的畫面,無論是大唐普遍使用的金銀銅鏡,還是平日在洗面時金盆水面倒映出的人面,都沒有這般纖毫畢現,讓她無法回避地看到了時光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
這一刻,她想要的是長生不老,想要的是青春永駐,想要的是名垂千古舉世聞名
然而,畫面上方,當前民心值那少得可憐的四位數字像是嘲諷般對著她,讓她忍不住眼角嘴角都跟著抽了抽,干脆地轉頭,不忍再看這個讓人傷心難過的畫面。
“要如何,才能盡快提升民心值”
她并不是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已經得了天下的她,在權勢日重的同時,難免生出幾分驕傲之氣,對那些敢于挑釁她權力的人,不惜動用酷吏,讓人畏之敬之,不敢再動妄念。
可沒想到,他們在怕了她的同時,也失去了對她的敬仰尊崇,民心二字,得來何其之難,失去又何其之易。
所以她第一個選項,毫不猶豫選擇賺錢,呃不,賺取民心值。
沒有民心值,其他所有選項都無法開啟,想既要又要還要,就得先從賺取民心值開始。
陳曦也十分贊同武則天的選擇,給她力推“那陛下就選818那些從海外引進的高產糧食作物吧”
“高產作物”武則天并不以為然,說道“自太宗以來,引水修渠,改良育種,糧食產量已數倍于前朝,如今五谷豐登,又何須從海外引進。”
她對那些粗鄙野蠻不開化的番邦之人并沒有什么好感,除了西域的戰馬和海外的香料之外,大多數番邦之人都是拿些奇奇怪怪的草木鳥獸就當做是“祥瑞”和本地特產前來進貢。
當初太宗和高宗對這些來朝的使者格外優厚,不管他們送什么貢品,都會賞賜大批的綾羅綢緞金銀瓷器等,就讓武則天一直覺得挺虧,尤其是東瀛和南蠻的小國,經常拿些不值幾文所謂的“特產”就前來騙貢,讓她完全想不出,就這些窮得連絲綢都穿不起的蠻夷藩國,能有什么高產糧食作物值得引進。
是哦,陳曦想起唐朝詩人描寫大唐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注1”,雖然說描寫的是開元盛世,可那也是從武皇時期攢下的家底,就好像文景之治源于呂雉,開元盛世也同樣源于武皇,只是那些史官們刻意忽略了女帝們的豐功偉績,總是把筆墨著重落在人家的私生活上,關注面首情夫的細節遠遠多于她們的政績功勞。
而皇帝們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佳麗三千,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風流韻事,就連唐玄宗強娶兒媳,最后還得楊貴妃背鍋成禍水被縊死于馬嵬坡不說,喊叫著真愛楊貴妃的傾國之戀,可他后宮有名有姓的妃嬪就有數十個,為他生下了三十多個皇子和二十九個公主。
就這樣唐明皇和楊貴妃還能被吹成傳頌千古的愛情,轉過臉就對武則天有幾個男寵大加指責唾罵,似乎從古至今,總有人覺得從名聲上搞臭一個女人,就能否定她的所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