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已經活過了李世民,活過了李治,比大多數唐朝的君臣都要長壽,到這個年紀,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番邦來朝,愿意稱臣納貢就來,不愿意的找麻煩的就打,反正此時的大唐無論武力值還是國力值都處于巔峰期,足以讓她活得恣意霸氣,威凌天下。
所以她根本看不上那些番邦的貢品特產,也不信那些蠻夷小國能有什么比大周更先進的農耕技術和高產的糧食作物。
“朕治下之民,豐衣足食,那些番邦臣民,無不羨慕,那些海外蠻荒之地的粗糧,就算高產,又豈能替代米糧”
陳曦嘆口氣“自太宗以來,在均田制之上,以租庸調法課稅,可大唐開國之處,人口幾何陛下之下百姓,又有多少戶能按照唐初的均田制分得田地又有多少百姓的土地被豪強世家吞并,淪為部曲、奴婢”
“均田制,租庸調法,是以人丁為本,按丁授田,按田征稅,的確能夠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研究肥田之法,農耕之術,以提高產量,可這一切的基礎,在國家有田可授,百姓有田可耕。”
“而今陛下所治理的人口倍于貞觀之年,然可授之田不足,失地農民成為佃戶乃至奴婢,或為豪強隱戶,這些百姓,難道不算陛下的治下之民了嗎他們的日子,當真能夠豐衣足食嗎”
“更何況,如今就算風調雨順之時,稻米畝產最高也不過三石,折合不滿三百斤,北方旱地粟米不過二石,折合一百多斤。而我所說的高產作物,玉米可達千斤以上,土豆可達兩千斤以上,紅薯可達三四千斤以上”
“等等你說多少”武則天震驚地打斷了水鏡中的女聲,懷疑地問道“千斤以上此話當真可有實物”
“當真”陳曦歡快地說道“不光有實物,還有曾經在漢初由女帝呂雉和皇太女魯元公主親自實驗過的推廣的品種呢”
“女帝呂雉皇太女魯元公主”武則天更加難以置信,“史書上記載,呂雉雖臨朝稱制,卻并未稱帝,魯元公主,更不是皇太女”
“嗯,那是在她們接受我之前的歷史。在接受我之后,成為我的客戶,自然可以知曉未來,得到更多未來知識,以改變歷史。”
陳曦此時此刻完全像個推銷安利的,“一旦改變歷史,就會走上另一條歷史線,成為平行世界,自然與原本歷史線發展不同,在原本歷史線的人,當然看不到改變后的歷史。”
“陛下若是不信,我可以截取片段視頻給您看看。”
武則天默默點頭“可。”
陳曦立刻指揮著系統開始播放女帝呂雉登基后的視頻剪輯,從提前改進了造紙術到創建太學書院,從修渠引水到開荒種地,從引進土豆紅薯到推廣棉花,短短數年之間,讓大漢的百姓休養生息,增產豐收,開荒修路,真正豐衣足食之后,又北上擊敗匈奴,經營河朔和西域,開創絲綢之路
更主要的,是在女帝之朝,提前開始了書院大考選拔人才,并且開始啟用女官,無論是分授田地,還是讀書大考,經商耕作,都不分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