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看到武舉成績時,亦是有些意外。
“這位平州奚十二娘,竟然有如此神力,能開三石弓,我大唐武舉男兒,竟無一人是其對手。如此良將,朕居然今日才知曉,若非開武舉不分男女,真是險些錯過啊”
陳曦沒說話,不在女帝點播范圍內的歷史,系統也不會讓她輕易透露。
事實上,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
這位平州奚十二娘,已嫁人生子多年,隨夫君平州刺史鄒保英在平州居住時,就曾自組一支女兵,在明年的契丹人李盡忠造成營州之亂,率兵攻打平州時,周圍幾城被陷,平州成為孤城被困,所有人都以為平州肯定要失守,就連鄒保英都準備以身殉城時,奚十二娘帶著家丁和女兵走上城墻,堅守數日射殺賊寇,終于讓契丹人知難而退,棄城而去。
歷史上的武則天封奚十二娘為二品誥命的“誠節夫人”,寓意為“忠誠不渝的節操”,以褒獎其英勇忠誠護國的精神。
她雖然是李唐武周史上為數不多以個人功勞而非丈夫或兒子恩蔭冊封的誥命夫人,但當時的女帝武則天依然沒有正式選她入朝為官,讓她帶兵打仗,只是多了個誥封,并無實權,手下的女兵依然只能是她的私兵,在這短暫的輝煌過后,她便回到了丈夫身邊,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可這一次,天下武舉選才,奚十二娘憑著自己的真本事考取了武狀元,誰也無法再阻擋她領兵為將的腳步。
武狀元是打不過,士子們無話可說,可進士科和明經科這邊,大家就有話說了。
結果一翻名錄,朝堂上下都木了。
只因為今科進士榜的第二名,庫狄氏,乃是前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揚州大都督、太尉裴行儉遺孀。
裴行儉是出了名的文武全才,精通兵法、書法、歷法,庫狄氏是他晚年續弦之妻,如今方年過四十,本在宮中為女官御正,掌管內庫財務。
就因為聽說朝臣進諫,覺得女子參與科考獨占女科名額不公,若是男女同科則必然男子霸榜而女子榜上無名,結果女帝就當真男女合榜取仕,庫狄氏原本是選召入宮,算是宮中內臣,并非朝廷正式編制官員,便請示了女帝后,辭去宮中官職,毅然投身科舉,與天下男兒同科考試,一舉奪得進士科榜第二的好成績。
在武則天看來,若非是宰相們一力保舉,今科的狀元都未必能考得過庫狄氏。
而第三名出自瑯琊顏氏,乃崇賢館和弘文館學士顏勤禮兒媳,書法家顏昭甫之妻殷若蘭。
此時朝臣們為之震驚的,是這位殷氏夫人一筆書法冠絕全場,這會兒的科舉取仕詩文書法所占的比重遠超宋明,單是殷氏的一筆好字,就足以讓滿朝文臣低頭。
陳曦那是他們不知道,就是這位殷氏夫人,一手帶出了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顏真卿的書法便是由她親自教導,后來自成一家,能夠以名冠字體的“顏體”,足見其在書法上的造詣。
殷氏也曾經得到過武則天的選召,但當時因為剛剛生育,尚未能入宮為女官,沒想到就正好趕上今年的男女同科考試,欣然赴考,奪得“探花”之名,可本人的顏色,卻更勝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