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興奮,鄧綏臉上的冷靜,也漸漸變成了冷笑。
原來,這些平時口口聲聲太后圣明的朝臣,到了這個時候,也會見風轉舵,開始吹捧起皇帝來。
如今是永初五年,皇帝劉祜現在也不過十七歲,尚未到加冠之年,莫說鄧綏沒打算還政給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不會這般如群臣所說的“被迫”還政。
若是如此,還要加上“罪己詔”,那等于要推翻自己從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后也再無翻身之日。
這是看到她弱了一點點,就如聞到血腥的群狼蜂擁而上,想要將她徹底打落塵埃啊
可見班大家的“卑弱”之道,絕不適用于她。
她但凡露出一點點“弱勢”之相,就會被人敲骨吸髓,吞噬殆盡,根本連示弱求生的機會都不會有。
群臣說得興起,根本沒注意到高高在上的鄧太后臉上的表情如何,只是忽地聽聞頭頂一聲霹靂震響,一道白光從天而降。
“隕石啊”
“啊”
陳曦萬萬沒想到,投屏光幕落在昭明殿上時,這些平日里說起天降隕石就興致勃勃,激動不已的大臣們,竟然會以為這也是天降隕石,嚇得有人當場跪伏在地,念念有詞地禱告不已,有的人躲在殿中的盤龍柱下,還有人倉惶而逃,準備逃出大殿。
有星如月,大如斗,有尾跡,光明照地,珠子散落,碎光迸空,聲如雷,墜地三丈這就是古代描寫天降隕石的現象。
根據現代科學家的觀測研究發現,隕石是由于太空中的行星破裂,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由于各種因素降落在地球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
而在古代,由于科學技術的限制,人們無法以肉眼觀測到太空中所發生的變化,只能看到隕石碎片落入地球后形成的“流星”現象,因而產生各種猜測和臆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掃把星說法。
實際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隕石落入地球,只不過因為在穿過大氣層時的摩擦生熱,炸裂后體積變化,導致絕大部分都無法被人肉眼看到,落入無人的荒漠湖海的更多,若是按照古人說一顆星對應一位大賢圣人或大奸大惡之徒的話,那沒幾年名人們都得死光了。
說到底,對神秘事物的各種臆測,一是因為恐懼而產生崇拜,二是因為私心而借題發揮。正如陳勝吳廣起義,在魚腹中藏帛書,來“順應天意”,隕石這種天象和地震一樣,也經常被說成是當政者的德行有虧。
實際上,只要一架高倍天文望遠鏡,便可看到天空中的星星,看到璀璨的流星雨,這些來自外太空的訪客,帶來的,并不全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