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月的工錢和獎金倒是相差不大了,但那是因為工錢翻了幾翻,若還按每天五十文算,那個月獎金同樣翻倍。
王武現在還沒那么遠大的目標,每個月一千五百文的工錢已經讓他歡天喜地了,但偶爾也忍不住幻想,如果獎金也跟工錢一樣多,他每個月就能賺三貫錢,那他就不用回村里了,在城里娶妻生子、給表妹姝娘干一輩子,豈不是美滋滋
可惜這么好的消息,爹娘卻不讓他告訴任何人,包括爺奶和兄弟們,他只能一個人在心里美了。
不用他娘和奶奶耳提面命,王武也十分清楚,能得到這個走出村子、去城里的機會,都是因為他有個好表妹,沒有姝娘,他可能一輩子都要窩在村子里頭,又怎么可能不好好表現。
王武意氣風發,簡單洗漱并吃過了肉餡角兒,就帶著對未來的無限向往出發了。
他們村子去鎮上的路程,跟從鎮上去城里也差不離,所以天沒亮就要起來趕路,要走一個多時辰,王武的行李和雞蛋,分別被送他去鎮上的父親和大伯接過去了,因而一身輕松。他也是十四五的大小伙,倒也能勉強跟上長輩的速度,比預計還早了一刻鐘,然后先去了趟王武姥爺家。
這次一起進城的當然不止王武,城里表妹很是雨露均沾,一家人都要整整齊齊,所以他大姨和小姨家的兩個表弟,也會跟他一起。
此外還有姝娘姥爺家的一對表兄弟。他們之前跟著各自的母親去徐姥爺家看表弟表妹時,跟那些人都打了照面,大家都算親戚,按輩分也以表兄弟相稱。
不過他們自己清楚,血緣關系,和名義上的親戚,還是有些不同的。
王武在表兄弟三個中最年長,他娘這些天也絮絮叨叨要他除了自己表現,還需要關照兩個表弟,他們年紀小容易認生,他要耐心陪陪他們。
他娘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一聽,所以王武準備先去姥爺家等一等表弟們,匯合后再一起去徐老爺家他們得跟著徐家二舅進城,出發前就必須在徐家集合。
然而到了姥爺家才得知,表弟們離鎮上更近,早兩刻鐘就到了,等不及就先去了徐家,王武頓時有種自己落后的感覺,只得在表妹青娘的帶領下急吼吼去徐家。
他爹和大伯則是難得來一回鎮上,得抓緊買些家用趕回去,近日已經開始春耕,地里好多活等著他們。
其實王武有個本事,特別會記路,小時候只要是他領著朋友們去林子玩的,就從沒迷路過,去過徐家一回他也把路摸熟了,自己就能找得到,很不必表妹帶路。
只是他說不用,姥姥她們還以為是客套,非得給他帶路,而且青娘也不是兩手空空,她也提著一籮筐薤白要送去徐家。
“聽說城里人特別喜歡吃烤薤白,這些都是我們姐妹幾個下午去林子里采回來的,為了保持新鮮,讓它們連著泥土過夜,然后早晨起來清洗干凈,趕在徐二舅進城送菜前給處理好送過去就行了。”
王武看著那清嫩蔥綠、好似剛從地里摘回來的薤白,正想發表一句好麻煩,就見表妹驕傲的抬起了下巴,“因為我們整理的干凈細心,姝娘特別歡喜,每天多付了十文工錢。本來說好的二十文,現在漲到三十啦。”
“每天都有三十文”王武瞬間覺得一點都不麻煩,去地里摘一些野菜就能賺三十文,還要啥自行車感慨完他又主動道,“對了,這些薤白分量不輕吧不如咱倆換換,我來提薤白,你幫我拎雞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