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姝收放自如,神情立刻多云轉晴,“在哪里在哪里”
幾人于是轉道去羊圈和豬圈。
豬和羊并不像沈奶奶的母雞一樣養在自家院子里,大概是因為豬羊有些多,需要的面積有些大,養在家里怕是要把整個院子都撥給它們住,那老沈家的人也別過日子了。
所以一家人商量后,專門找了個地方養牲口,且是較為偏僻的地方,不至于讓豬羊圈的臭味影響到自家和鄉親們的正常生活。
但因為老沈家住的就有些偏,在更偏僻的地方蓋牲口棚,也沒有離家里太遠,還是能隨時關注那邊的動靜,不至于讓人半夜悄無聲息的把豬羊抱走。
沈麗姝跟著姐妹們往那邊走了幾步,進去一看才知道為啥還要專門蓋豬圈羊圈這么隆重了。
好家伙,生性保守的老沈家這次轉性了,第一次養豬羊,就如此大手筆,各弄來了五只小羊和五只豬崽,似乎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它們,順便把它們的母親也接過來了。
聽到她感嘆的青娘糾正道,“母羊不像母豬,一胎能下很多崽,羊一般就下兩三只,有時候只生一只小羊也是有的,所以這五只小羊,其實是兩家的。”
也是下血本了,沈麗姝不免好奇打聽羊媽媽的價格,結果仍然讓見識過城里羊肉有多貴的她咋舌這只據說不超過三十公斤的母羊,花了兩貫多。
要知道城里羊肉鋪也才賣六十文一斤,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出肉率,整頭羊的零售價無論如何也不該高于一千八的,萬萬沒想到,整只買竟然比單買肉還貴,老板這是含淚血賺的節奏啊。
還好小伙伴們跟她解釋了一下,能下崽的母羊都要這么貴,因為值得,它們一年可以繁殖兩胎,自家挑的這只才第二次生產,年輕力壯,算算時間至少還能生五六年,假如每年生三只小羊崽,年就能賺回買它花的錢,后面都是賺的。
等生不動了再做成羊肉串,又賺一筆,自己養還是比買肉香的。
沈麗姝
好家伙,資本家都沒你們會。
但她最后還是忍不住給算這筆賬的堂姐豎起了大拇指,黑心資本家身邊就缺這樣的人才,她試探的問“不知道養這么多小羊小豬,是誰的主意我記得之前提議自家養羊的時候,四伯說沒試過,小羊不好伺候,一次最多養兩三頭。”
青娘信心滿滿的道“是我們。烤肉生意那么好,一次三兩頭哪里夠供應的我爹他就是膽子小,怕一個不小心干不好你們交代的事,但這些小羊小豬都是我們姐妹幾個在照料,每天恨不得給它們洗澡刷毛沖洗圈舍,喂最新鮮的草料,養得精心著呢,指定出不了問題。”
這就是繼采野菜之后,青娘為姐妹們找到的第二份工作了。
她們大膽邁出的這一步,正是沈麗姝期待且需要的,自然是不吝贊美,“很厲害,照這么養下去,我們夏天就能給顧客供上羊肉串了。”雖然趕不上店鋪開業做促銷,但這也是因為開店計劃提前的緣故,跟堂姐妹們的工作效率無關。事實上她們已經很給力了,雖然反應比堂兄弟們慢了一拍,但也正在全力以赴的配合他們。
沈麗姝是很驚喜的。
青娘才養了不到一個月,已經頗有些心得,“我們找其他養過羊的人打聽了,關在圈舍里頭,要比放它們自己吃草的長得快,關起來每天多喂一兩頓,又會比少吃的長得快,所以姝娘要是急著要,我們可以勤快些,每天多喂兩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