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法改良品種的情況下,又變不出飼料,堂姐提的這兩點,儼然是當前時代比較科學的喂養方式了,沈麗姝覺得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倒也沒客氣,點頭道“那這樣吧,你們標記下,挑一兩頭多喂些,其他的按照正常頻率,這樣也不會太過辛苦。”
青娘點頭“好,那要去隔壁看看小豬崽嗎”
沈麗姝對小豬豬沒什么興趣,畢竟豬肉吃太多了,還是羊肉串更讓她癡迷,看著里頭萌萌噠的小羊羔,不爭氣的眼淚幾乎要從嘴角滑落。
羊羊這么可愛,請一定要長得白白胖胖,那樣烤起來才最有滋味啊
沈麗姝如此虔誠祈禱了一番,才回頭問姐妹們,“買豬羊的錢是誰墊付的,總共花了多少錢”
她還真不知道這里的具體情況。
雖然徐二舅每天往返于汴京和通許兩地,還能兼職一下郵局和快遞的功能,為沈麗姝他們跟徐姥爺沈爺爺家及時傳遞消息。只是他每天業務也很繁忙,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些許小事除非沈家專程來通知,否則徐二舅也沒時間打聽。
老沈家按照沈麗姝的要求養了小羊,這當然算是小事,他們也特意讓徐二舅帶了話,只是沒細說具體養了多少,沈麗姝讓問買小羊花了多少,她好托徐二舅把錢給結了,他們也說不急,可以等大家有空回鎮上再看。
沈麗姝一想,沈奶奶正月里還大手筆,要贊助小老弟一筆巨款資助他們讀書,雖然在爹娘的堅持下,這筆錢沒能花出去,但也說明老沈家手頭還是寬裕的。也別看沈四伯賺的錢不用上交公中了,小伙伴們也基本被她掏空了口袋,進城打工幾個月,愣是沒給家里看見回頭錢,可沈爺爺和幾個伯父每個月沒少做木簽,也陸續從她這里接了些小家具的訂單,每個月還是很有賺頭的,加上這些年齊心協力、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沈爺爺沈奶奶家底應該還是豐厚的。
他們說不著急,大概是真不著急,更不想給本就忙碌的他們添亂。
沈麗姝自然不好辜負老沈家的體貼,很快就把這茬忘了,專心忙店鋪裝修的事。
這次被老爹熱情邀請回鎮上,她也沒想起羊肉串,不過還好有隨身帶錢的習慣,可以現場報銷。
琴娘說道“是奶奶付的,花了幾貫錢吧,具體我記不大清,可以回去問問她。”
青娘卻是當場掰著手指頭數道“我都記著呢,母羊花了兩千六百文,小羊則是兩百八十文每只,豬要便宜很多,因為母豬豬崽都是在一家買的,人家看咱們要多的,主動給優惠了一些,就只花了一千五百文。”
沈麗姝“那總共大概是五千五百文。”
青娘算了兩分鐘,也點頭“是呢,姝娘算得真快。”沈麗姝覺得她也很厲害了,沒上過學竟也有這算數能力,天生的財會人選,不給她打工真是可惜了啊。
不過轉念一想,她們現在也算是在給她打工了,工資少是因為她們現在只能算兼職。
兼著兼著,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全職干了
沈麗姝又不那么捉急了,而是給了她們一個選擇,“對了,你們現在養的豬和羊,可以有兩種結算模式。”
“第一種當作是為我養的,按照每天五十文的工錢,每個月一千五百文,具體怎么分你們自己決定,買豬羊的錢和養它們期間除了豬草以外的花費,我都給報銷;第二種就是你們自己養,出欄以后按照進貨價賣給我,但一切花銷就需要你們自己承擔,買豬羊的錢我可以先墊付,等賺了錢再還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