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合理訴求,沈徐氏不可能不同意,于是從換著花樣給他們做早餐,漸漸變成換著花樣給他們去外面買早飯,肉包子餃子油條面條配粥,等巷子搬進來一家賣豆腐的鄰居后,就成了一熬粥,二四六打豆漿。
現在更是有條件了,沈麗姝認為那些豆漿白粥,都不如他們回店里煮牛奶喝,她娘早上徹底不用開火,連帶著她爹也開始和同事們結伴去外邊解決早餐,碰到好吃的攤子或者早餐店,還能回家分享給他們。
正是因為清閑下來,沈徐氏才有心思和精力,掐算著時間給他們準備熱騰騰的飯菜。
沈麗姝和小伙伴們搬了半天的磚,坐下來就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努力扒菜,今天的午餐是兩葷三素,葷菜有紅燒肉和小炒雞肉,素菜中有一道他們都很喜歡的雞蛋炒韭菜。
相對用餐人數來說,五道菜是寒酸了些,但是份量十足,終于可以敞開肚子吃肉,還是很幸福的。
大家吃得香噴噴,再睡兩個小時起來,滿血復活,又是一條搬磚的好漢。
這天的小伙伴們工作依然積極,心里都惦記著發工資的大喜事,也仍然有條不紊完成了打烊前的準備工作,然后聚集到老地方開始盤賬。
統計的結果讓大家都很驚喜,這個月ki完成度百分之兩百,所以給大家的獎金提成也再創新高。
最令人期待的王武,并不是這個月收入最高的那一個,因為大家忘記了兩位升職加薪的小伙伴,徐虎和沈大柳工作認真負責,為了事業連休息時間都不要了,這個月的優異成績也離不開他倆的努力,但凡有腦子的老板都不會虧待有能力的打工人,于是倆人光是提成,就超過了好些人的當月總收入。
于是徐經理成了最大贏家,他林林總總的獎金補貼加起來,差一點就超過五十貫了,把大家伙驚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徐虎自己也一臉恍恍惚惚的盯著工資單,好半晌才接受自己月入四五十的設定。
當然王武也不差,他到手工資也超過了三十貫,是除領導層外第一人,已經興奮得在那手舞足蹈了。
沈麗姝這個月因為忙著研究新品,心思沒放在招待顧客上,雖然基本盤還在,但是跟已經開始各顯神通的小伙伴們比起來,她的提成就偏低了。
倒也不至于墊底,新來的沈三伯和張小松六人才是墊底的,把本店可以遙遙領先的平均工資拉到了二十貫的水平。
不過當事人并不在意,摟著遠超預期的工資上躥下跳,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大家都很滿足,沈麗姝也不那么在意個人業績,因為給小伙伴們發完工資獎金,仍有足足一千五百兩利潤,她個人獨占七成,就是一千零五十兩
短短兩個月,已經差不多收回成本,剩下的都是純賺,沈麗姝覺得她才是最應該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那個。
但她非但沒有喜形于色,還在那給情緒已經很興奮的大家畫餅,“看到表哥和大柳哥了吧升職加薪,大家都能走上人生巔峰。”
小伙伴們
時間一晃進入六月,酷暑正式來臨,沈大路他們終于見識到了城里人多會玩,大街小巷賣冰的商販如雨后春筍般,仿佛一眨眼的時間都冒出來了,有些人還會挑著擔挨家挨戶叫賣,坐在家里就能吃上冰,可方便了。
那種推著滿滿一車冰塊堆成小山的大場面,他們也見識過,有些人專門運到他們這條街來交易,應該是因為這里的老板們都比較財大氣粗,運多少車冰都能消耗掉。
沈麗姝本來也躍躍欲試,一問價格還是默默溜了,雖然她年紀輕輕就達成了月入一千的偉大成就,聽到冰塊的報價依然有種不配的感覺。
還是踏踏實實硝石制冰吧,天然冰箱也挺好的。
不過他們的奶茶推出很及時,剛上新那幾天的熱度還不算夸張,六月中旬才是爆發期,每天進店買奶茶的顧客絡繹不絕,百斤牛奶也不夠用了,沈麗姝特意去和金老板商量了一下拿貨方式和數量,上午拿三百斤,下午再拿三百斤,這樣更能保證牛奶的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