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徐力看好青娘的項目,她對自己更有信心,既然能賺錢,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感謝過徐家表哥,轉頭就去找叔叔嬸嬸,并成功說服了叔叔沈家旺,拿到一筆啟動資金,雷厲風行的趕在夏天到來之前把冷飲小店開起來。
汴京人們有多愛飲子瓜果,再沒比沈麗姝和小伙伴們體會更深的了,因此還沒到秋天,青娘的小店就收回了成本,降溫后果斷改賣熱飲和糕點小吃,生意持續紅火,到年底給她爹的分紅,已經超過肉鋪一年的分紅了。
把沈麗姝和她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他們大多是對青娘的行動力和成果表示震驚,對她出去單干這件事本身并無意見。
這畢竟是個人的選擇,而且就跟徐力的想法一樣,以前她巴不得把周圍稍微有點潛力的小伙伴,都扒拉到自己團隊培養,是因為創業當初吃夠了人手不夠人才更是沒有的虧,只能自己頂上,小身板吃夠了打童工的苦,當然要吸取經驗教訓。
不過這么些年下來,小伙伴們在她的大棒加大棗的訓練下,就是頭豬都該開竅了,更何況是一群年紀小、學習能力和可塑造性都不錯的少年人
他們的區別只不過是開竅早晚而已。
如今絕大多數小伙伴拎出來都能獨當一面,不說立刻勝任店長副店長,至少領班組長收銀之類的人手不缺的,這就已經很可以了,青娘出去單干也影響不到他們開分店的計劃,當然是隨他開心。
至于跳槽出去的青娘選擇由他們燒烤店帶火的奶茶等一系列產品做主打,沈麗姝也很無所謂。現在滿汴京做餐飲的商家,有幾個不模仿他們賣奶茶的還不如讓青娘把錢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至少人還帶上了她爹娘一塊賺錢。
沈麗姝甚至不介意青娘打著“小郎君”同款奶茶的旗號宣傳,畢竟她剛開店沒啥人脈資源,需要用到的冰和牛奶都是直接從燒烤店“進貨”,原材料都一樣,吹同款沒毛病。
后來看青娘干得有聲有色,她還給了幾個甜點配方,都是她想吃又太麻煩,燒烤店做不了的,剛好讓青娘鼓搗出來,順便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有了獨家產品,青娘的小店立刻更上一層樓,也因此在短短數月時間,業績趕超林大舅經營幾年的肉鋪。
總之還是那句話,沈麗姝看好堂姐的潛力,她未來的成就不會止步于一兩家,老爹一早給她投資,完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但青娘畢竟是才十幾歲的真少女,而不是她這種偽蘿莉,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她爹娘的投資遠沒有到真正收獲的時候。
眼下的這些分紅,只能算是添了一門進項。
沈麗姝知道,爹娘如今的收入與日俱增,可是家里的各項開支也跟著水漲船高,能給新來的秦老師定下一十兩年俸,大概是夫妻倆看在往后而咬牙決定的。
家里養了三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讓他們明白了這里頭的道道,對講究的人來說拜師禮尤為要緊,何況秦舉人自身的前途和秦叔叔的面子都要照顧在內,馬虎不得,因此這一十兩束脩,需要跟將來給老師三節兩壽的節禮紅包掛鉤,寫作一十兩,翻個倍恐怕剛剛好。
這還沒算秦舉人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
以當下的物價,一年下來怕是要五六十兩銀子的。
可以想象爹娘內心多么的肉疼,畢竟夫妻倆還準備攢錢買房子呢
老爹說了,他們可以跟著閨女住大宅子,弟弟們也能一起生活,但往后大弟一弟他們長大成家,總不能也帶著妻兒都住阿姊的宅子,更何況她弟弟這么多,怕是也擠不下,所以還是要趁現在干得動,多賺點錢給兒子們賣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