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說,就先當做貴重禮物贈送給他們,這點前期投入還是值得的。”燕綏笑道“我這正有大生意要同他們做。”
“莫非是鹽”郭嘉統管賬務,知道在海邊曬的第一批鹽正在運輸回來的路上,不日抵達陽城。
“沒錯,不但海邊曬鹽有了成果,去青海尋鹽湖的人也在回來的路上了。”終于有了成果,燕綏也很興奮“接下來,需要同幽州牧劉虞合作,讓我們的商隊同胡人順利交易。”
戲志才道“劉虞本身就對胡人采用懷柔政策,大力鼓勵胡人用牛羊皮革換取日常所需,甚至在銅錢和鐵器農具上都不再卡得那么死,這項合作能成。”
郭嘉笑道“胡人雖然暫時和劉虞握手言和,卻也始終在防備著虎視眈眈的公孫瓚,所以不敢交換戰馬。”
公孫瓚是個刺頭,雖然是劉虞的下屬,在他手下擔任太守,卻一點都不服管,只要聽到一縷部落叛亂的風聲,對胡人深惡痛絕的他就立即帶著“白馬義從”騎兵殺過去,不論男女老少一律屠殺。
燕綏順著這個思路道“但是戰馬輸入中原對他們又沒什么壞處,中原戰亂紛繁,連胡人都知道。而且草原上馬匹眾多,他們也不可能一人騎兩三匹馬。和我們交換,劉虞也樂得輕松,削減了草原上馬匹的數量,胡人自身的需求也能滿足。”
戲志才摸著下巴說“但若是用絲綢布帛、糧食等物和胡人交換,那就影響了幽州的貿易。”
“所以,我們得給幽州點實打實的好處。”燕綏道“這個好辦,劉虞是個施行仁政,見不得百姓吃苦的主。”
和沽名釣譽之徒不同,劉虞是一愛民如子的主。
郭嘉猜測“莫非是鹽”
“正是,天下苦世家久矣。現在官府一團混亂,他們趁機把持鹽鋪,鹽的價格都快上天了。”
百姓辛辛苦苦耕作一整年,從嘴里省下來的那點口糧,用來買一家人用的鹽都不夠。這也是燕綏要花費大力氣曬鹽和尋找鹽湖的原因。
“劉虞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探子傳回來的消息也顯示他多次同世家協商,甚至好言好語勸說外地來的行商降低鹽的價格,好讓百姓吃得上鹽。我想,他已經忍大鹽商很久了。”
不吃鹽,就沒有力氣,世家是吃定了鹽是百姓的命根子。
顯然,商人逐利,劉虞這般溫和的手段對他們沒什么威脅,所以他們只是象征意義上送了劉虞一些鹽,就繼續我行我素了。
“我們低價去幽州賣鹽,以此為切入點,同劉虞結為同盟”
燕綏還是很欣賞劉虞大公無私的性格的“正是,你們不覺得我和劉虞皆為一州長官,風格很相似么”同樣是走愛民如子路子的。
戲志才微微蹙眉“莊主不擔心劉虞將來會是威脅”
郭嘉已經和他通過氣了,莊主已經想通了,這天下連無能的漢靈帝、被毒殺的劉辯、九歲小兒劉協都能坐,為何有真才實學和大神通的莊主不能爭一爭呢
漢室傾頹已成定局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