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孫瓚在呢,等他積蓄了力量,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殺掉劉虞。”郭嘉鐵口直斷“在這之前,我們就放心同劉虞合作是了。”
公孫瓚和劉虞的仇可不僅僅是劉虞踩著公孫瓚的功勞上位。
兩人執政理念,對胡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公孫瓚因為常年在邊境守衛大漢,和胡人之間有深海般的血仇。
而公孫瓚被派到幽州,為的就是改善幽州的局面,所以他在胡人對公孫瓚的鐵血手腕和強悍戰力的畏懼下,采用了懷柔政策。
正是因為有了公孫瓚的對比,懷柔政策才生效得那么明顯。勝少敗多的胡人一下子就成了劉虞的忠實擁簇者,苦于征戰不休的百姓也十分愛戴劉虞。
燕綏頷首“是啊,劉虞的品性在那,肯定不會同意被袁紹、韓馥等人登基為帝,在他眼里那視同謀逆。何況的劉虞也不傻,知道同意后,自己肯定會成為他們的傀儡。”
同樣是州牧,但冀州兵多糧廣,人家韓馥一個人能支持大半個關東盟軍討伐董卓的糧草。幽州則又窮又乏,因為連年同胡人的征戰,人口還稀少。
為了便于運輸,燕綏先是從系統里兌換了一批鹽。自從陸陸續續賣出從西涼軍那搶來的贓物后,她的系統積分達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長串數字。
橫豎鹽的價格低廉,所以燕綏干脆從中兌換了袋裝的一箱箱鹽。過了兩天,這些精制的細鹽和從青海運過來的粗鹽一起,由豫州的官方商隊帶著北上。
精制的細鹽可以打開世家豪族的市場,用同樣的價格將鹽商完完全全地比下去。
這些鹽還能拿來同胡人交易,草原物資匱乏,沒有什么佐料,鹽巴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細鹽的口感,比起粗鹽來可是好了不是一星半點,在喜歡烤肉的草原上,細鹽肯定大受歡迎,能完全打開貴族市場。
而且,燕綏所謂的從青海帶來的“粗鹽”,經過處理后也比中原出產的鹽巴要細膩很多,競爭力很強。
為了讓胡人知曉茶葉的價值,燕綏讓人以郭嘉的名義給那幾個貴族送去了罐裝茶葉。
這茶葉是從系統里兌換出來的,和東漢末年未經過多年馴化的苦澀茶葉味道當然不同。系統中即使是最便宜的紅茶,都有股淡淡的清香味,苦澀的味道比較輕。
為了兼顧不同的偏好、打開銷路,燕綏將綠茶、紅茶、烏龍茶都兌換了一遍,就等著他們喝了茶,覺得身體舒坦了不少,草原上吹起一股喝茶葉的風潮。
到時候有了需求,就能將中原種植的普通茶樹賣給所有的胡人。反正苦澀的茶葉煮著奶喝,不論是加糖還是加鹽,都有一番風味,是常年吃肉的胡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可口。
此外,燕綏特地派出了擅長貿易和外交的趙風,讓他帶著自己的手書和禮品前去拜訪公孫瓚。
而這禮品單也是不走尋常路,并非是金銀財寶、絲綢布帛,而是龍骨水車、曲轅犁等利國利民農具的圖紙。
在一有改進,就喜歡將技術保護起來傳給自家后人的古代,燕綏這一舉動是相當不把劉虞當外人了。
作為一方父母官、有一顆仁政之心的劉虞在收到后也如獲至寶,覺得燕綏是可以相交的人。當然,這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