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燕綏必須從長沙軍中則一人任太守,一是江夏郡是第一個打下來的荊州郡,任命長沙軍將領為太守,這是在旗幟鮮明地告訴留在當地種地的兵卒,他們不是棄卒,而依舊是黃蓋將軍的幫手,也能安撫程普、韓當等人心,讓他們敬業地配合繼續攻打荊州。二是剛打下來的江夏郡依舊不太平,必須有武將來鎮壓時不時的叛亂。
黃蓋是個責任心強、智商也不低的人,因此燕綏愿意交付這份信任。果然,黃蓋沒有讓她失望。
剛上任的時候,黃蓋依舊要經常帶著騎兵掃除江夏郡的叛亂和土匪,他也沒那么多精力去一一管理府衙。
黃蓋就從官吏中提拔了四人作為自己的副手,其中兩人是當地投誠的官員,另外兩名分別出自南陽郡和潁川郡。
黃蓋讓他們主管衙門各項事宜,在他們上任前,黃蓋專門找了他們談話,態度十分坦誠:
“我沒什么治理郡縣的大才能,都是仰仗軍功,得到孫將軍和燕使君的賞識,才僥幸走到今天的位置。現在賊寇還很多,我要經常在外帶兵。你們都有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才能,以后府衙要多盡心盡力。但若有奸欺”
他嚴厲的視線在四人臉上逡巡,尤其在當地的兩名官員臉上停頓了三秒。他必須啟用當地的官員,因為只有他們才最熟悉當地的百姓和小吏狀況“我可不是那種只用鞭子和棍子懲罰人的太守。”
說著,他揚了揚手里的刑法。亂世用重典,燕綏讓法衍主持編纂的這本刑法量刑的上限,皆是死刑。
初時四人畏懼黃蓋,都兢兢業業辦事,不敢超出法律界限一絲一毫。但時間久了,發現這位長官時常不在府衙,經常帶兵出去追擊賊寇、安撫百姓,漸漸地幾人放松了警惕。
過了一段時間后,其中三人行事不但懈怠,還收受賄賂。在一次帶兵出征的時候,黃蓋忽然殺了個回馬槍,帶人到府衙突擊檢查了四個副手的工作。
結果,三個副手都被抓到了收受賄賂、怠慢政務的證據。
黃蓋毫不留情地將證據公開,然后判了他們車裂之刑。頓時,舉郡震栗。
燕綏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很是官員們戰戰兢兢工作的狀態,在嚴峻刑罰的威懾下,沒有人擅動。
她找到了黃蓋談話,先是稱贊了黃蓋治理的能力,隨后說“這樣的高壓狀態雖然不錯,但必不能持久。其實,現在不少人都在觀望。對豪強來說,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們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百的利潤,他們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們就敢犯下任何罪行,連五馬分尸和千刀萬剮的刑罰都不能阻攔他們。”
黃蓋陷入了沉思“使君,我曾思考了很久,自己才能有限,不能像一些官員一樣,在短時間能所有政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只能將手里的權柄分出去,恩威并施。然而只要有分權,就一定會有利益的誘惑。您這樣一說,我不知道要怎么辦了。”
燕綏引導黃蓋思考“公覆你看潁川郡富庶,發財的機會多,為什么被判刑的官員反而很少”
“是因為使君有識人之明,任用官員皆是品行端正、不被誘惑的大才。”黃蓋毫不猶豫地說。
“人心易變,”燕綏搖搖頭“其實約束機制才是最重要的。”
說完,她就和黃蓋講解起來了績效考核機制。因為之前是戰時,官員的考核機制并不適用。這次實地考察之后,燕綏覺得時機成熟,所以將準備好的文件給了黃蓋。
她還在江夏郡的治所外溜達了一圈,親自讓人將舉報箱和意見箱釘在了城門口和府衙的門口。
除此之外,她還人口流動的鬧市區,放了一個大鎖鎖好的“燕使君意見直通車”的意見箱,上書作為豫州刺史兼荊州刺史的自己,每個月都會派人從潁川過來開箱取文書,讓所有有所顧慮當地勢力的人積極舉報。
“胡蘿卜大棒”的績效考核辦法,末位淘汰制度黃蓋在悉心研究了之后,不得不承認,比起憑借一己之力苦苦支撐一方,還是這種治理完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的安排更適合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