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立起來之后,就算自己帶兵出去打仗數月,也不影響江夏郡的運行。有審計署和檢察署做日常檢查、突擊巡查等工作,再加上舉報機制,他只要在大的經營方向上拿主意,考核副手們的工作,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而且,黃蓋也不用因為覺得自己之力才能有限而擔驚受怕了。若是他的決策同三分之二副手們的決策不一致,便會自動出發上報和備案機制,剛在南陽郡設立的荊州府衙總部,便會審核文件。
若是事態大,還會派出使者。
將整個制度吃透后,黃蓋十分欽佩地對燕綏說“能夠這么面面俱到,將這樣的機制完善起來的人,真是大才啊”
“其實機制的核心是分權,”燕綏知道黃蓋是個實誠人,便坦言道“公覆沒有芥蒂,讓我大松了一口氣。”
“大丈夫行走在天地間,當為民謀利,豈能因為自己私心,讓郡縣的治理陷入混亂呢”黃蓋毫不猶豫地說。
“有公覆這樣的太守在,是當地百姓的服氣。”
黃蓋卻不想拘束在江夏郡“使君,等江夏郡全然安定下來,蓋想繼續出兵,平定荊州。”如果說一開始只是因為茫然和對兵卒有交代才協助燕綏攻打江夏郡和南郡,現在的黃蓋深刻地體會到了整改一方、庇護百姓帶來的成就感。
“那種將豪強的田地分給失地雇農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黃蓋說“若是朝廷早就這樣行善積德,何至于淪落到現在這種地步啊”
“上位者無德無才,便要承擔天下混亂的后果。”燕綏淡然道“荊州未來的安寧,只能靠我們了。”
“使君的意思是,答應我的請求了”
“公覆的將才我看在眼里,本來想憑借你的戰功,理應成為一方太守。既然你更喜歡征戰,那我尊重你的選擇。”
黃蓋動容道“多謝使君”
“不過,還是要等一段時間,江夏郡還需要公覆坐鎮。”
“蓋曉得,一切由主公做主。”
聽到這個稱呼,燕綏欣慰一笑,黃蓋這是正式認主了。
不枉她在長沙軍上花費了諸多心思。孫堅手下的黃蓋、程普、韓當等將領,都是一流的武將。在亂世攻伐,一流的武將不但能夠鎮守關口,還能攻城略地。統領軍隊的將才,十分珍貴。
南郡有太史慈鎮守,燕綏十分放心。她早就派了大量的人手協助太史慈建立南郡的官場秩序,對于官員管理和績效考核那一套,太史慈也早就接觸到了燕綏送來的教材,在打下南郡之前就在籌劃官員的安排和新部門的設立。
在巡查過南郡之后,燕綏要帶三小只前往戰場歷練位于南郡下方的武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