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好東西能高價賣出去,對方還不覺得貴。藩屬國會用香料、胡椒等在大明賣高價的物品來換。
當然肯定有人反對,因為會觸碰一些人的利益。
互市交易具體如何定價,所賺的錢財是入國庫或是入皇帝的內帑,其中怎么分配平衡,那些又是后話了。
這番分析不是多么深奧的學問,只看有沒有人敢頂著朱元璋給的壓力說出來。
朱權說完,寂靜仍在蔓延。
朱棣卻知道氣氛輕松了一些。
他看向朱元璋,見老爹沒有再封他的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比起賺錢多少,先要處理的是海盜。陳祖義此賊盤踞西洋十幾年,對他的高價懸賞不停,至今卻沒人將其擒獲。如果大明使團出行,此賊是一大隱患。務必要一舉拿下,讓西洋諸國嘆服大明軍威。”
這話講完,安靜的氣氛又維持了好一會。
朱元璋卻突然變了臉,陰沉表情一掃而空。
他轉向了朱棡,“老三,你都聽到了吧。你提出的出洋弊端,其實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法。接下去你就仔細斟酌如何妥當處理出洋問題。”
朱棡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滿眼的不可思議。
這是什么意思父皇其實是支持出海的本以為自己的奏折是順應了父皇海禁策略,哪里想到結果南轅北轍。
為什么想不通
父皇以前喜歡與偏愛的,從來都不是與他對著干的兒子啊
朱棡被朱元璋一棒悶棍敲暈了,其余人都若有所思。
此時,朱元璋把今天瞧到的水鏡內容有選擇性地說了出來,暫時沒有提起他對工業革命的不解與憂慮。
隱去這一條,其他都說了。
“現在有一次留言機會,朕欲獲知史上大明可能遭遇的坎坷。從這次的水鏡影像來看,朱祁鎮此人身上必有一劫。
你們想一想要怎么留言,大膽點說,集思廣益,控制在二十字以內。只一條要求,所留評論務必要引起后世人的表達欲,讓他們跟著發表意見才行。”
朱元璋拋出問題,掃視兒子們。
老三朱棡還有點沒回過神來,其他人多是在認真思考。
呦不對,有一個人在走神。
就見朱樉興致缺缺,濫竽充數般垂著腦袋,他似乎在思考,其實是發呆。
這個老二
朱元璋心頭竄出一股火氣。
要說朱樉小時候是非常聰慧且英武不凡,但是自從成年就藩,他的性情就變了。或者說是暴露本性,大興土木,完全不顧百姓疾苦,行事荒唐。
自從一個月前看了水鏡,朱樉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又變了性子,就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變得萬事不管了,整天想的就是兩件事,弄清自己怎么死的以及怎么活得久一點。
丹藥是不敢吃的,老十朱檀三年前嗑丹藥嗑死了。
朱樉該是知道自己以往行為有多不端,恨他的人不少,近一個月變得清心寡欲甚至開始吃素。又一邊讓護衛們使勁鍛煉,增加守衛的本事。
朱元璋瞧不慣二兒子一臉明天就要見閻王的狀態。
自己也知道了洪武帝史上在洪武三十一駕崩,沒像朱樉一樣丟了魂。日子所剩不多,就更要抓緊時間好好過。
這會故意點名,“朱樉你在做什么春秋大夢,現在把我的話都當做耳旁風了。立刻、馬上,你說該留什么評論。”
朱樉冷不丁被提問,沒時間回神多想,脫口而出
“留評我、我知道。就說「朱祁鎮其實挺英勇,有人反駁,來比史料」,控制在二十個字以內了。父皇,我有認真聆聽您的教誨,真的。您剛剛教了該怎么釣魚上鉤。”
剛剛,朱元璋對朱棡和顏悅色又對朱棣黑臉,何嘗不是釣魚引出他們的心里話。
朱樉立刻活學活用,想出了這條評論。
后世人不喜朱祁鎮,那就故意和他們反著來,要看他們怎么反駁。
這下,眾人齊齊看向朱樉。是該說他傻呢還是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