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神仙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都是謊言
對此,嬴政一時間難以接受。
三天前,眾目睽睽之下,神跡示警,神諭認證,神獸相護。
他滿心歡喜,躊躇滿志,認定自己是當之無愧的天命所歸之人。以為真的有機會習得神術,實現一直以來的長生不老夢。
真相總是殘酷。
今夜,他猝不及防地被打醒了。
所謂神跡降世是人為的,甚至都不是特意為他制作的。這段影像被制作出來的起因只是咕咕與觀影者之間一場玩鬧賭約。
怎么能可能呢
不,朕必有非凡之處。
夜已深,萬籟俱寂。
墻上水鏡里的圖畫很潦草,底部的文字與聽到的聲音同步。
幾息之間,嬴政立刻從混亂思緒中回神,他的神色比以往更為堅毅。
朕,就是天命所歸
哪怕此前的神跡是假,但今夜出現的水鏡可窺后世之事,那比神跡更聞所未聞。
這東西是后世制作的影像,為什么能夠跨越時間長河投射到大秦
必是用上了非比尋常的力量。非凡之物獨獨出現在他的面前,昭示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比起神話里的仙術縹緲不可尋,他已經親身體驗了后世制作技術之精妙,那必須抓緊時機觀察學習。
沒時間為破碎的修仙夢傷懷,全神貫注看起了水鏡。
水鏡畫面中沒有人臉,只有潦草的“虎與龜”作為講述人頭像。
如今我們出行都離不開身份證,古代人也需要證明“我是我”。會使用兩種物件符牌與傳信。
論它們有什么區別,從其誕生的原因、使用對象、內涵意義都不一樣。極其籠統地概括,符牌多為官員等有身份的人使用,而傳信則是小吏與平民所用。
先聊聊傳信。
對于朝廷而言,人口管理是根本要務。轄地內的人口多寡與賦稅、征兵等有直接關聯。某種意義上,對一個國家來說,人口有著財產屬性。
通俗來講,誰也不想讓自己兜里的金銀平白無故或悄無聲息地流到別人的口袋里。古代各地間的人員流動必定被嚴格控制。
另外,為了社會的穩定,不讓作奸犯科或聚眾叛亂等事件發生后查無可查,想要出門遠行必須持有憑證。
通過古籍,從韓非子能看出戰國時就需要出行憑證,稱之為“傳信”或“傳”。
聯系一下時代記憶里的介紹信,能更直觀認識到「傳信」,需要憑著它去坐車、住店、過關口與渡口。
每個朝代都有“傳信”,不同朝代有不同稱謂,以及開具出門憑證的要求各不相同。
像是隋朝的“公驗”、唐朝的“過所”、宋朝的“公憑”、明朝的“路引”等等,諸位可能聽過這些叫法。
以唐朝為例,其制定的“過所”制度非常詳密。盡管現在都說大唐開放包容萬象,但那不影響它在人口流動上的嚴格審核。
嚴格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