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種黍、菽、糜時也。”
此處五月,當然不是現代公歷的月份,而是周歷五月。
心宿二在黃昏時出現在正東方,意味著春天到來,可以開始一年的種植。
這種天象給人帶來的感覺非常美好。
一年之計在于春,生機勃勃的日子開始了。民以食為天,春耕播種是最基礎的民生要事。
因此,心宿二也被認作是農神、龍神的化身,后來慢慢演變為帝星。
細心的觀眾一定注意到了古籍里記載時,也叫它“火”、“大火”。
不錯,古代人歡喜地稱呼它為“大火”星。
此火星非彼火星,不是我們所熟知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
心宿二,其實非常遙遠是天蝎座。對比地球在銀河系邊緣,它靠近銀河系中心。
如今廣為認知的火星,在古代把它叫做什么呢
答案剛剛已經出現了。
不錯,就是那么諷刺,它是人們不喜歡的熒惑星。
從現代的視角回望過去,兩顆火星在中國古代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一顆被奉為帝君,一顆則淪為災星。人類根據觀測到的表象,賦予了它們天壤之別的含義。
眼下,再看「熒惑守心」,它指的是災星闖入了帝星領域。
試問怎么可能不天下大亂。輕則兵禍,重則帝亡。這種預兆,百姓信,皇帝也信。
始皇三十六年,嬴政看到了這個天象。
這位帝王的身體與心理本就極其不健康。
大兇之兆,哪怕不至于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極其可怕的當頭一棒,帶來非常沉重的精神壓力。
假如嬴政有超前的天文知識呢
那就沒有這一連串的問題。
熒惑守心,只是一種單純的天文現象。
首先,熒惑星就不是災星。
古人最不理解的是它的飄忽不定,為什么看起來一會正行一會逆行呢因為火星與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不同所導致的。
水鏡畫面切到了簡易的三星兩圓圈示意圖。
中間是金色球太陽,第一個圓圈是藍色地球公轉軌道,其外側的是第二個圓圈紅色火星公轉軌道。
兩個圓形狀不一樣。地球的是接近正圓的橢圓,而火星的是橢圓。
一段簡易的擬態轉動視頻開始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與火星繞太陽轉。因為公轉周期與速度不同,站在地球上觀察火星時,人的視覺效果會看到火星逆行。
這里不放公式了,不讓大家被死去的物理知識攻擊。
簡單說來,火星逆行的出現頻率可以被估算,大約兩年一次,一次維持兩個多月。
古人不知道這種天文原理,而未知令人恐懼。火星被扣了災星帽子,何其無辜。
如果嬴政知道了熒惑星的運行規律,他還會認為這是災難象征嗎
不是災難就不必擔憂恐懼,更不會精神壓力極大。懂得這些知識的人還會一門心思找方士煉丹服用嗎不吃丹藥,不懼異象,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水鏡前。
嬴政目瞪口呆
朱元璋呆若木雞
現在是對熒惑守心不恐懼了,但他們腳踩的地居然圍繞著天上的太陽在轉圈圈嗎
騙人的,怎么可能呢不,朕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