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現世報來得快,剛剛在宮里故意給朱元璋添了一次賭,這會被好大兒給還了回來。
朱棣冷笑,“年紀輕輕只想看家,不隨你爹去沖鋒陷陣,你還很心安理得。”
朱高熾無辜表示“爹,兒子都是為您著想。開疆擴土最重要的兩點,一是將士,二是糧草。兒子自知武力欠缺,就從其他地方入手。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兒子以為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往往在戰場之外。”
武功蓋世,這輩子是不可能的。
練武是不可能練武的,上前線搏殺是武將的職責,他把握好戰場之外的一切就行。
朱高熾說得義正詞嚴。
朱棣聽得氣不打一處來。道理他都懂,就是瞧大兒子胖球的樣子格外不順眼。
“呵你懂得挺多,書得挺多啊。那你說說,可知托勒密的地心說”
朱棣認為自己非常講道理,真是一位和善的好父親。
瞅瞅朱元璋給出的則關鍵詞,有兩則是八十年后尚未發生的事。
這會他沒以此為難胖兒子,而只問了第組里聽也沒聽過的那部分而已。
朱高熾猶疑了,他該做出正確回答嗎
這題一般人答不出來,親爹看起來也不知道答案而是故意在為難他,要不要給爹留點體面與威嚴
朱棣一眼便知胖兒子的想法,這小子居然真的能答上來
“別吞吞吐吐,知道就說。”
“回父親的話,我現在仍是一知半解,剛瞧了天文學大成的開頭,就是托勒密寫的。波斯文不太好懂。”
朱高熾談起年初姚廣孝被派去調查前朝有關西方的記載,自己雖然未得朱棣指派任務,可也主動尋覓一番。
“從元朝的秘書監志的記載,忽必烈執政時期,曾經掌管圖書的中央機構有著一百多部波斯文著作的數、天、地相關書籍。
兒子只找到幾本殘卷,其余怕是早在戰火里遺失了。殘卷里幸有托勒密在一千兩百多年前所著的地心說書籍。”1
朱棣聞言,深深看了一眼小胖子。
忽必烈死在一百年前,而當時元朝官方少用漢語。那些舊時藏書多為番邦文字,如今罕有人懂,在無人問津中它們早就散佚了。
不打無準備之仗。
胖兒子能在沒人要求時主動尋到舊書一讀,是真有些看家本領在身上的。
朱棣沉默了片刻,不似以往對朱高熾不好武功而不悅,今天終是微笑著拍了拍長子的肩膀。“你做得很好。”
朱高熾難得被老爹直白夸贊,倒是有點不好意思。“兒子會再接再厲。”
朱棣眼看長子偶露靦腆之態,忽覺小胖子雖與自己不像,但胖得挺可愛。
不行,不能動搖還是得叫朱高熾多動動,減掉些肥肉。虎父無犬子,說的也是一種身材狀況。不求長子驍勇善戰,至少別像球一樣胖。
朱棣嚴肅地說“明天起,為父陪你一起晨練。”
朱高熾頓時面色一僵。
不是吧爹居然還沒在鍛煉這件事上放棄他,他不想早起在室外吹冷風啊
燕王家開始上演“父慈子孝”。
朱棣沒有忘了要親自抄書,每次抄書前必須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念出傻乎乎的“我愛跨時空文化傳播”。
他最先抄的是兵書與農書典籍,抄了一本就給父皇送去一本,像極了聽話按時交作業的好學生。
朱元璋沒有給出絲毫夸獎,把這些手抄書堆在上書房一角,暗嘲老四裝模作樣。
水鏡多是間隔一個月出現或者更久才出現,所以等月底一次性把所有謄抄書籍交齊就行,朱棣就是故意每天來他面前晃悠一通。
七天后的傍晚,萬萬沒想到上書房墻頭突然冒出了熟悉的波動。
這次沒等一個月,而是只過了七天,水鏡就再次出現了。
朱元璋見狀,暗道一聲好懸
如果他沒有準備謄抄的書籍,豈不是錯過了新活動。
偷襲
妖鏡果然是妖鏡,居然搞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