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讓有潛力悟出科學規律的人去搞研究,一邊引來新鮮血液讓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科學。
學有所成者要投放到朝堂上,在六部之外成立科技部。
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必要有代表新利益集團的官員勢力出現,初期必要有朱家子孫加入把控方向。
誰去
今天眾人交上來的答卷是判斷依據之一。
臨時考試是給眾人的一次機會。
他曾經定下的藩王制度,“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1
現在對藩王的政策也要發生變化。人人憑本事拿俸祿,一部分人去守邊,另一部分參與到改革中來。
殿內,數十人遲遲沒有落筆。寫真心話,難道不會等同于試試就逝世
作為兒孫,被殺的可能性不高,但是被罰錢的可能性很大。
父皇皇爺爺已經變了,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對孩子們大方的大家長了。
瞧一瞧代王與齊王,他們被罰俸祿一次是一年起步。再被罰下去會如何
大明藩王其實沒有領地只有管轄軍事權,而對民政無權插手。
眼下如果讓朱元璋不滿意了,是不是會把“食祿”部分也給刪了,還要他們反過來掏錢交罰款
其中有些人嗅到了更加不祥的氣息。
恐怕不是今天有被罰錢的可能性,而且是將來都沒躺著拿錢的好事了。不做不錯,躺著享福,那些好日子就要遠去了。
究竟是誰把朱元璋刺激到這種程度
是朱棣
不,他還沒這么大的本事。
看過水鏡的那些人暗中猜測,必是水鏡給朱元璋帶去了讓他重新做人的影像。
唯一沒有這些煩惱的是朱棣。
朱棣卻也沒落筆。
不是怕木秀于林,而是在斟酌一件事,實話實寫會不會把老爹給氣出病了
朱元璋畢竟老了,三天前被叫門天子氣到差點靈魂出竅。罷朝三天,他還能承受多少批評
語言是一種藝術,自己要怎么把挑刺的實話說得很動聽呢
朱元璋看到沒人動筆,繼續和煦微笑,沒有惡狠狠地催促。
“也對。這種問題需要思考時間,那就給你們一炷香去寫。今天下雨,不宜戶外賞景,等你們交了卷,就一起吃頓好的。”
眾人很難不倒吸一口涼氣。
這話更加可怕了,吃什么吃斷頭飯嗎
只見朱元璋從講壇抽屜里取出了一根清香點燃。“計時開始。”
香爐,裊裊煙起。
眾人仿佛能聽到死亡倒計時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交白卷是不敢交的,有苦難言地拿起筆。
有些人選擇了寫真實想法,有些人企圖用拍龍屁的方式蒙混過關。
誰說溢美之詞不符合要求,朱元璋是要他們寫實話,而大肆贊美老爹祖父也能是心里話。
一炷香很快過去。
朱元璋看了一眼殿內眾人。“紙上寫好各自名字,這種簡單規矩,不會有人蠢而不知吧”
最前排,秦王朱樉正想著這種提示是多此一舉,卻猛地一個激靈。
看向卷面,自己居然忘了寫這十天抄書抄到腦子發暈,睜眼閉眼都是字,眼下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