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城門故事如何
倘若時間倒退個月,天命歸秦的神跡沒有出現,很難說它的效果有幾分。
今時不如往日。神跡分別在博浪沙與舊時楚國都城壽春顯露,被很多人親眼所見。
那不是凡人能制造或穿鑿附會的假祥瑞,而是真實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仙山、仙獸、仙音顯露人間。
試問有幾人能真的不懼鬼神,最多就是敬而遠之。哪怕鬼未害人分毫,多數人也怕會鬼分。
當它祂實打實出地現在活人面前,有幾個真敢去殺鬼弒神
大秦境內,如今誰人能不信始皇帝身負天命
兩個多月過去,秦朝全境的治安都好上幾分。
正值此時,將項氏處心積慮的謀逆之罪公諸于天下。
同時,官方一改向來的冷硬砍頭公告風格,變得動之以情,是能起到極佳的宣傳效果。
不過,此次僅是為改變大秦在人們心中的輿論印象嗎
李斯聽到嬴政的提問,立刻意識到今天被傳召來的原因不只于此。
始皇帝通過砍頭公告的文風在釋放一種訊號大秦意圖改變施政策略。聽懂的人就會抓住機會前來咸陽自薦。
一百多年前,秦孝公發布招賢令。
這條政策一直延續下來,咸陽有招賢館,四方有志之士皆能來此。
想到招賢令,一段十九年前的往事涌上李斯心頭。
秦王政十年,嬴政下令驅逐六國客卿出秦。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立刻上呈諫逐客書,請求王上收回成命。
當年,他雄辯滔滔,大膽直言只有得六國賢良,秦方能一統天下。但等天下一統,大權在握,他再沒了彼時心境。
“李斯。”
嬴政見李斯愣神不答,又問了他一遍。“你認為城門故事如何”
李斯立刻回答“回陛下,以鄙人愚見,此文甚妙。”
就是行文用詞難免讓他覺得尷尬,應找更擅長作文章的人潤色一二更佳。
不潤色也行,不是去辯經,而是要講給平民們聽,可能尷尬些更抓人耳朵。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今天面對陛下的詢問,自己的答案不能止步于認同輿論宣傳手段。要給出后續對應政策變動措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官復原職活下去。
“如今天下歸秦,六國舊人不似秦人適應秦法已久。秦朝以剛猛示人,可剛過易折。不如趁此時機,行懷柔之法,定天下民心。”
李斯說出“懷柔之法”,心底難免一陣恍惚。
誰能想到此言會出自他口,從前壓根沒這種意識。
法家,不需要懷柔。只要每個人都遵守制定好的規則,規則嚴厲到無人敢反抗。
世事難料,水鏡突如其來地出現。
它播放出了史書上秦朝的命運。距今僅剩不足十一年,巍巍大秦轟然而塌。指出帝國超速死亡的大推手趙高、胡亥、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