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的那場突擊臨時問答,有五六十人參與。
上呈的答卷中不乏怕馬溜須的言辭,但也有二十多人誠實作答。
對于送分題「父皇皇爺爺最不擅長什么」,二十三人把正確答案輕輕松松寫了出來洪武帝最不懂經商與管錢,以大明寶鈔的發行受難記為例證。
實話最扎心。
朱元璋已經被扎了一輪。
眼下,毫不意外后世會狠狠嘲笑他的寶鈔政策。
水鏡里沒有吐槽寶鈔。
不扯遠,以后有空再講歷朝貨幣,這里說回開封城。
北宋的繁華夢很美。再美的夢,沒有實力守護只能破碎成灰。
靖康之難,北宋被金滅,宋室南遷。
這時,宋朝官員杜充想出一個“絕招”,怎么擊退金朝軍隊,用黃河啊以前就有人搞過。他掘開堤壩,讓黃河由泗水奪淮,走南流方向入海,妄圖用湍急河水阻止金兵南下。
決堤了,黃河改道了。
從河南、山東、安徽到江蘇,一時間都被大水漫灌,二十多萬百姓慘死。
金兵呢沒受影響,繼續攻打城池。諷刺的是杜充造成生靈涂炭,而他最后竟是叛出宋朝,投了金。
這個決堤政策的影響遠遠沒有止步于宋金戰爭。
自此黃河奪淮,南下進入大海。
由于黃河的含沙量極大,南流方向的原河道既窄又淺,它們承受不了含沙量極大的水流,就讓黃河的水流路徑變得飄忽不定,今年拐這里明年轉另一條河,導致下游區域水患頻頻。
直到七百多年后,清代咸豐年間才變回了北上,從濟水入海。
翻開史書,人類操控自然之力進行軍事攻擊,戰績有成有敗。
它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關于一次戰爭的勝負,更可能影響幾百年間的生態環境與百姓安危。
這些事都被大自然記載下來。
回到植物考古,當我們一鏟子向開封挖下去,能挖出好幾個朝代的土。
此處引用一組數據,圖片110,幾張表格,幾張柱狀圖。對開封西郊的巖芯采樣,提取不同沉積巖土的孢粉進行研究。
通俗地說,從巖芯粒度特征與黑炭含量變化,得到九組沉積回旋數據。那是九個不同年代黃河泛濫形成的沉積層。
再看孢粉數量與分類,分析出不同時期各有哪些植物品種變化,它們的耐旱喜水屬性各不相同。
這組數據對應的時期,上可追溯至4kab。
k是“千”,a是“年”。大家對這兩個縮寫應該不難理解。b是beforeresent,表示距今多少年。
簡單翻譯,「4kab」就是距離現在四千年,大約是夏朝建立時期。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說不對勁,這與平時通常看到的紀年縮寫不一樣。平時,一直說的是公元前bc,或公元后ad。
當我們去博物館參觀,可能就會看到這些不同標簽。
bc與口口ad,還有中國的xx朝代oo年,沒點歷史常識換算不來。
這里做簡單解釋。
所謂bc,是基督誕生之前,即beforechrist的縮寫。
ad是拉丁語annodoi,意為“主的誕生年”。
這些紀年方式還是直接告訴你,那件文物是哪一年的。
如果出現了b,情況就不同,它說的是“距離現在”有多少年。
要怎么定義“距離現在”的“現在”
假定一份報告是2023年寫的,另一份是2012年寫的,其“現在”的標準一樣嗎
必定要有一個標準年份做定位,該選哪一年又為什么選那一年呢
水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