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命其多加留意應選者的情況。不適合去西域出使,不代表不能去其他地區。
不久的將來,不只派出一支考察隊。除了西域,至少有一支隊伍往百越方向去,深入崇山峻嶺。
嬴政已經不再急迫用兵,計劃派出先遣隊摸查清楚百越之地的風土人情,謀定而后動。
人才
大秦對人才的渴求,保持著持續性旺盛的狀態。
偏偏組建考察團的求賢令不能過于露骨,需要打著文化溝通的旗號,或是名義上宣傳搜集各類民間趣談。
以免被考察的地方引起警覺,誤認為大秦有攻伐他地的野心。盡管從某種意義上,這種認為非常正確。
通俗易懂的招募啟事貼了出來。
天下之大,美食美景,數不勝數。大秦想要搞幾支吃喝娛樂考察團,誠邀有識之士加入。
消息一經放出,第一個來找嬴政直接報名的人有些出乎預料。
嬴政看向來者,問“你想清楚了百越多荒蠻之地,瘴氣叢生,山川難越,野獸橫行。深入百越,雖然沒到九死無生的地步,但沒人保證你能全須全尾地回到咸陽。”
嬴政從不低估世上有聰明人,相信必有人會看懂考察團的暗中目的,但沒想到扶蘇會主動請纓。
三個月前,特招四人觀影。
之后唯獨沒對扶蘇做出特別安排,只命他多聽聽不同學派的聲音。
更多的任務暫時沒了。
嬴政不會再行封分制,即便將來給孩子們賜爵,也不計劃給以封地。
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先把扶蘇派往封地的可能性。而要說將他冊封為儲君,更是沒有相關打算。
長子的性情與能力一直不夠令嬴政滿意。
或許在別人看來扶蘇寬仁,足夠做一位守成之君,但秦二世不是守成就行了。
還要敢于逆流而行,逆的是春秋戰國幾百年形成的陳規舊俗。
亦要能夠殺伐果決,在開辟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時,流血與犧牲是必然的。
目前為止,嬴政沒有看到長子具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性。
通過水鏡故事,憐惜扶蘇在歷史上悲哀地死去,但也不滿于歷史上他被逼入死地時居然沒有玉石俱焚的狠絕。
今天倒是出乎意料,扶蘇主動自薦參加百越考察團。
嬴政打量長子,人在獲知自己在史書上的死因后,總會有一些變化。近三個月以來,扶蘇比往日更添幾分沉穩。
“扶蘇,你確定去意已決嗎”
扶蘇鄭重點頭,“兒臣生于咸陽,有過幾次外出經歷,但都在父皇圣駕庇護之下。外面的世界是疾風驟雨或險象環生,非親歷不可知。”
說到此處,他眼露苦澀,異常清醒地明白自己的性情得不到父皇的欣賞。
依照秦俗舊例,嬴政早就該立儲君,而其長子繼位的可能性很大,但太子之位一直空懸。
扶蘇在看過秦朝二世而亡的影像后,更是備受打擊。
歷史上的扶蘇至死沒有被封為太子。
不論始皇帝臨死前是否留下冊封遺詔,但在那之前沒有直接宣告天下由哪位皇子繼位。
扶蘇懂得那意味著自己始終不是父皇最期待的儲君。
彼世如此,此世亦如此。要怎么辦,是不是還要爭一爭儲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