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陸陸續續又放出后續條例。
七天前,核心考官們被選來觀看水鏡談小冰河,隨后被要求出年末考卷試題。
這次考核內容將為未來的科舉變革做準備,修訂前所未有的新考綱。
朱元璋知道七天不足以擬定所有考題,但必要問一問工作進度。
朱棣不是空手而來。恰恰相反,他提著一摞書冊。
其中正有數理、醫藥、奇物、農事等等科目的考題擬定進程報告。
將此奏折上呈,又將兩套書籍獻于朱元璋。
“上次,五弟建議務必令各府各地官員重視學習農業知識,那是積極應對小冰期來臨的基礎手段。第一步是加急刊印王禎農書。
輔以農學家王禎本人改良的活字印刷術,是能極大提升印刷速度。
兒臣去印書作坊實地勘察了。比起以往需要「以人尋字」,王禎改良之法能夠「以字就人」,確實高效了很多。”
朱棣指向散發著新鮮油墨味的農書。
“這是以輪盤木活字排版印刷的第一套試印本,請父皇檢閱。”
朱元璋拿起其中一冊,隨意翻了幾頁。他沒有看字,而先選擇去看更易懂的配圖。
當場滿意地點頭,這些農具的細節畫得不錯
就聽朱棣說“此書從百余年前的元貞二年開始撰寫,從寫書、定稿到刊印歷經十七年。元朝皇慶二年發行之后,至今八十多年沒有再次大規模重印。
數十年過去,朝野對農業的認知發生了一定變化。五弟提議對書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補充修正,這次先改動了農具與農作物的配圖。”
朱元璋看了那些改動之處。
五兒子朱橚沒有直接刪除王禎的原版配圖,而是把改版與原版的對比圖一起刊印出來。
從旁標注有何種區別。又提及明朝疆域遼闊,各個地域合適的農具與耕種方式需因地制宜。
如果查閱農書的人對于不同地域農具的細節差別有所心得,不妨進一步完善這幅對比圖。
“很好老五的這番修訂是在做啟發式改良。”
朱元璋很滿意,朱橚將推陳出新的精神融于王禎農書的刊印中。
朱棣“按照現在的印書速度,今年年內有望給第一批重點府縣官員派送農書,趕在明年春耕開始前令其閱覽一二。兒臣以為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立刻讓官員們向民間傳授農書所記,以免他們搞生搬硬套。”
朱元璋贊同“先命相關官吏其學習書籍,把當地實際農業情況與書中理論的相同與相異處都撰寫出來,作為年度官員考評的標準之一。”
至于誰有豐富的農業知識能來做考官
這就要看今年年末的特考能吸納多少天南海北的實操型農業人才。
一個人不能懂大明境內各地農事,那就組建一個部門,農業部的成立已經在日程之上。
朱柏沒有傻站在一側,也被朱元璋塞了一冊圖文并茂的農書。
這會他明白父皇為什么讓自己留下來旁聽,是讓他瞧一瞧做新學問該用何種態度。
警告他別想著慢慢混日子,會對他進行定期考察,而且必要見到成果。
哪怕是實驗失敗,也要把失敗內容給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剔除了走錯的岔路,才能走向正道坦途。
今日,朱棣不只帶來了王禎農書,還有一本存真圖。
瞧這封皮字跡是朱高熾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