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些經驗只能參考而不能照搬,否則只能搞出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
朱元璋亦明白不可能照抄,何況水鏡里也沒顯示出漢字字母注音詳情,不存在照抄范本。唯獨知道「ji」是那一篇“雞”的注音字母。
要說搞文字這一套,自己也不擅長。
此時不免想起了舊臣宋濂,曾經稱贊他為開國文臣之首,令他主修元史。
洪武十年,宋濂卻因其長孫宋慎的關系,被牽扯到胡惟庸案中。
朱元璋將宋家連坐下獄,一度要殺死宋濂。
是馬皇后與朱標相勸,才改判了流放。宋濂年事已高,沒能撐住,終是死于流放途中。
如果宋濂還在的話
朱元璋腦中閃過這個念頭,不愿再往下深想。
后悔嗎去年此時他不悔,但水鏡的出現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執政決策。
有些人真的不該殺,有些手段不該那樣極端。
歷史上,朱祁鎮搞出土木堡之變又坑害了那么能臣,追根溯源就是明朝的君臣關系從一開始就不平衡。
朱元璋壓下復雜思緒,一些死亡已經發生,他能做的是亡羊補牢。
這就繼續眼前的討論。“注音之法不必操之過急,如今有以字注字之法。等將來海船出洋,必會與那些表音字母的國家接觸。不取西洋字母外形,大明亦可有自創注音字符。飯一口口吃,先行簡化字體之事。”
學習漢字不容易,這事朱元璋有發言權,他本人有過多年目不識丁的經驗。當有能力去捧起書本時,他就想過如果那些字少稍稍簡單一些就好了。
問題在于怎么改最合適
朱元璋“說說吧,你們認為哪些人有能力擔任此重任”
這問題不好回答。
在場很多人都清楚這種時候推薦誰,頗為有些坑人的意味。。
水鏡評論區都還有簡體繁體之爭。如今搞漢字簡化,是會留名青史,還是會備受爭議,真是不好說。
朱元璋可不會讓人保持沉默。
剛剛老四發過言了,這就先點名了朱橚,“老五,你說呢”
朱橚心里非常苦。雖然他寫過些詩詞歌賦,但專業更偏向搞植物研究,對于文字這一塊真不算有多少研究,現在能說啥
此時此刻必須發揚兄友弟恭的精神,把在父皇面前表現的機會讓弟弟。
朱橚盡力自然而然偏頭,把目光投向另一側的十七弟。
朱權
坑弟了老五,你有本事別看過來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