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不苦大師二進二出,還在當一個無情的干飯機器,賢安長公主已經放下金箸,躍躍欲試想喂絮果吃飯了。
絮果至今也還沒有吃進去多少。
這多少讓絮果有些臉紅,因為他平時真不這樣,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會讓阿娘操心吃飯的小朋友,速度始終維持在“既不會吃太快傷胃、又不至于太慢讓人焦心”的正常區間。
連亭也注意到了兒子的反常,近處的菜還好,遠處的菜幾乎一口沒動,大部分時間都在悶頭扒拉葵口碗里的米飯,還不算特別成功。
賢安長公主也已經關心的問了好幾回“是飯菜不合胃口嗎”
絮果趕忙把頭搖的就像是撥浪鼓“姨姨家的菜像江左菜。”雖然雍畿菜也很好吃,絮果從小就嘴壯,吃什么都能吃的很開心,但偶爾他也會想念江左啦。
連亭這才驚訝意識到,在和兒子的相處中,絮果一直有在以他的方式努力適應著連亭這個新手阿爹,并不是只有連亭在忍讓磨合。絮果從不抱怨,是因為他真的不覺得這有什么,阿爹家和阿娘家截然不同,但他住的也超開心的。
但連亭還是打定主意,回去之后就給他兒子找個擅長做江左菜的廚娘,他連亭的兒子想吃什么不可以
“你吃出來啦那看來我新請的廚娘還不錯。”賢安長公主頗為得意,眉梢眼角的小動作與不苦幾乎同出一轍,“我小時候在宮里的時候,就是八大菜系、各地美食的廚子各負責各的。”只是后來父皇換皇兄,消費直線降級,她兒子都二十多了,她才重新又過上了七歲以前的生活。
賢安長公主在心里和列祖列宗又告了她皇兄半天狀后,就重新關心起了絮果,頗有種補償童年的感覺。
“那是因為夠不到喊人幫你布菜嘛,不然站起來舀,跑去對面也行啊。別怕你爹說,姨姨這里可不講究這個。”長公主能養出不苦這號人物,既是因為不苦的個人“努力”,也是因為她本身就不是個什么講規矩的人。
不苦大師忍不住搖頭晃腦、陰陽怪氣“姨姨這里可不講究這個”。
賢安長公主怒目而視,但都不用她一句“你,出去”說出口,她那不孝子就已經主動端起了不知道何時夾滿菜的碗,跑去門口蹲著吃了。大有一種“出去就出去,你以為我稀罕坐在那里嗎”的高傲,如果他手上沒有亂七八糟堆砌到冒尖的菜的話,大概會顯得更有骨氣些。
絮果卻再次搖了搖頭,不是夠不夠的到的問題。
“那到底是因為什么啊”長公主性子有點急,非要刨根問底。
絮果感覺就像是被逼到了“絕境”,真的好丟臉哦,幾經掙扎,才用細弱的聲音羞赧開口“筷子不知道為什么不伏手。”
說完,絮果還想極力證明他以前筷子用的可好了,在江左的時候,他兩三歲就已經開始自己吃飯了,后來到了阿爹家,也根本不用人喂,擁有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是、可是今天也不知道為什么慘遭滑鐵盧,夾東西屢屢滑走不說,還感覺筷子特別沉,只用了一會兒手腕就酸了。
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和公主府的筷子作斗爭了,那可不就沒吃幾口嘛。
結果,小朋友的語速一上來,徹底變成了老家話,連亭和長公主無異于在聽一門外語。努力想要跟上節奏,可實際上卡在“伏手”這個詞就已經出不來了。
絮果說到后面都崩潰了,他很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就哭的,可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