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聞蘭因的話來說就是,種地不累,演戲太累。
畢竟他們也就是在地里忙活兒那么一小會兒,再忙又能忙到哪里去呢真正辛苦的是那些一年四季都要操心田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可當時在籍田現場的每一個大臣都表現的好像皇帝和王爺做了一件多么勞苦功高的大事。
聞蘭因甚至在一些大人眼睛里看到了真正的淚花,是感動,是欽佩,是頂級的演技。
聞蘭因覺得他才是該佩服他們這說哭就哭的高端技巧,廉深廉大人甚至還當場賦了一首詩,在拍馬屁方面一騎絕塵。
小皇帝的籍田活動結束后,也就寓意著整個大啟要開始真正的春耕了。屬于皇帝的那一畝三分地會有專人照顧,早起晚歸,關懷備至,保證秋天的時候能出現一個大豐收。未免有心人認為制造什么奇怪的災兆,平日里旁人想靠近籍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就有了外舍的清風觀之旅,這里占據地理優勢,是遠眺籍田最近的地方。
說起來,這地方還是不苦大師當年推薦給他當國子監司業的堂叔的,因為清風觀正是不苦大師的師兄修道的地方。
這位師兄從小就長在道觀里,有個正經道號曰“不語”。
不語大師是個天生的啞巴,胎里帶的無法言語,師父在道觀門口撿到他后,就從“觀棋不語真君子”中為他擇了不語二字,寓為真正的君子。
不語師兄也確實是個君子,在被師弟不苦大師折騰了這么多年后,仍能當他是“親生”的師弟,沒有翻臉,這涵養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不語大師專心修道,不怎么會經營道觀,要不是清風觀祖上曾得過太宗爺的提筆,大概早就被有心人占了去。
大師為人真誠,待客熱情,早早就站在山門下準備迎接這一次來的小郎君們。不是因為他們是誰的兒子,只是因為這是他師弟請求幫忙的事情。
清風觀對外舍的參觀是完全不收費的,不管事后有沒有布施,每年的態度都始終如一。
不語大師在看到絮果時,臉上的笑容都更加好看了幾分。
因為他師弟早早就打過了招呼,說他有個侄子今年也在外舍的小郎君里,名字叫連絮果,希望師兄遇見了能多多照顧。但不苦大師實在是太不靠譜了,并沒有說哪個是絮果,只是說師兄肯定能一眼認出,因為長得最好看的那個就是。
不過事實也確如不苦所說,這位連小郎長得是真出挑,他就像是白玉郎般,站在人群中仿佛會發光,讓人滿腦子只剩下了那句詩,秋水為神玉為骨,滿堂賓客皆回頭。
好看的連小郎在山下逆著光,第一個對大師發出了友善又熱情的笑容。
輕云蔽月,流風回雪。
不語大師其實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是照顧好了師弟的侄子,只能比照著師弟每回來的流程,給絮果等人開了一般不對外開放的偏殿。還哄著幾個孩子拿出了祖師爺傳下來的金銀色簽筒,讓他們抽著玩。偏偏絮果運氣最不好,抽到了下下簽。
聞蘭因的臉色當下就拉了下來,要把自己的上簽換給絮果。
卻被絮果拒絕了,因為他
直接從荷包里掏出了好些銀子,供在神像前,決定氪金改命。并果不其然地在下一次抽簽時,晃出了上上簽。
“看吧”絮果洋洋得意給幾個小伙伴展示,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語大師站在一旁哭笑不得的確定了,哪怕絮果不是最好看的,他大概也能一眼就辨認出來,這作風是他師弟的侄子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