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舍每年在清風觀一共有兩個定點活動。
一、參觀太宗的題字。
二、遠眺籍田。
太宗的題字其實是一首詩,一首沒什么文化的詩。
畢竟太祖起事時,太宗他老人家已經是個半大小子了,一邊給村上最有錢的地主放牛,一邊跟著“自己讀書都沒讀明白”的老童生學寫字。那個年月不太平,今天起義,明天造反的,太宗一直以為他去戍邊的老爹是在替風雨飄搖的王朝打仗,萬萬沒想到某天一覺起來,腿上的泥點子還沒有洗干凈呢,他就原地成了當朝太子。
這位放牛太子在被士兵簇擁著一路從龍興之地的江左進入京城雍畿時,正好途徑了清風觀,因為和當時的老觀主討了一碗水喝,就在道觀后院最醒目的墻上留下了這么一首口水詩。
清風觀,觀清風,老道他爹的真不錯,舀了水,給俺喝,心里樂呵呵呀樂呵呵。
看得出來,太宗爺當年在清風觀喝水喝的很開心。
也看得出來,太宗他老人家是真的沒什么文化。
那一筆連犬子都好懸沒認出來的狗爬字,讓絮果等外舍小郎君是大開眼界。大家一邊喝著觀中太宗同款的山泉水,一邊聽說為防止太宗題字的墻在風吹日曬中出現問題,工部和禮部年年都會斥巨資、派專人來修葺這處遺址和題字。
但要絮果說,就這個字、這個詩,太宗他老人家未必就那么想流傳千古吧絮果很帶入的設想了一下,如果他六七歲畫的那些火柴人“大作”也被人這么參觀展覽,那
不能繼續想了,太社死。
犬子在一旁咔嚓咔嚓,像小倉鼠一樣吃著絮果帶來的零食。
北疆王聞蘭因則看著自家老祖宗的墨寶陷入了可疑的沉默,他們真的是來瞻仰太宗遺風,而不是銘記他老人家的黑歷史的嗎
杜直講卻非常會講話,他正在給大家介紹
“這就是太宗爺當年第一次入京時在墻上寫下的字哦。要知道,在太祖爺把大家從前朝的暴政壓迫中解救出來之前,當時的百姓過的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艱苦日子,太宗爺也一樣,他一直到十幾歲都還沒有讀過書。
“但是當太祖爺的軍隊找到他后,在來京的路上,這短短數日內,太宗爺就知恥而后勇的跟著軍師學到了這個份上。
“你們說,太宗爺是不是很厲害”
已經介乎于孩童和小小少年之間的小郎君們都非常捧場,齊齊回應夫子“厲害”尤其是絮果,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畢竟他當初學寫字,可是學了一年都沒學明白呢。
犬子咔嚓咔嚓。
只有聞小王爺“”騙子
小小的殿下,大大的沖擊。
聞蘭因清楚的記得他聽皇兄親口說過,太宗爺當年在村里就是出了名的不愛上學,一心想學太祖爺去當兵。因為太祖爺每年都能寄不少糧餉回家,雖然在那個大環境下,大家的日子無論如何都過的緊巴巴的,但老聞家至少能送得起孩子去上學。
是太宗自己一看見夫子就頭疼,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混到了十幾歲,寧可給地主放牛,也不肯跟著村里的老童生搖頭晃腦、之乎者也。
等后來真的當了太子,太宗才不得不開始奮發努力。因為沒辦法啊,他已經是太子了,是下一任的皇帝,總不能連累大家有個文盲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