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不出他沒有石猴,因為連大伴當年就半開玩笑的說過,他兒子最喜歡的就是大圣,他大概能變成兒子最喜歡的人。
“先帝不需要如來,就能降住草民。陛下的如來又要從哪里請”說的再直白一點,閹黨如今已經是權傾朝野,但所有人都知道野心是會不斷膨脹、永遠無法被滿足的。也就是說,當楊黨盡除后,下一步不是皇帝被架空,就是連亭兔死狐烹。而以皇帝的能力和心眼,他能自信玩得過連亭嗎
說得再挑撥離間門一點,皇帝這些年受到的所謂教育,到底是連亭在培養一個合格的帝王,還是在養成一個聽話的傀儡
楊盡忠沒有直接這么說,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陛下真的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工具人嗎
“那不知楊老有什么高見啊”皇帝的表情未變,聲音也好像一切如常,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楊盡忠的廢話就只有這些,那就可以到此為止了。先不說他并不覺得自己和連大伴會走到這一步,縱使真的哪日兵戎相見,他也寧可是和連大伴相斗,而不是和他楊盡忠。
“廉深。”楊盡忠自然不會提名自己,雖然他很想,但他這把刀已經鈍了,想提也提不動了,“廉深圓滑又世故,諂媚而巧言。”
缺點實在是太多了,但廉深也有個明顯的優點,那就是他會為了往上爬不顧一切。他會成為皇帝手中一柄極好的寶刀。
在楊盡忠看來,廉深和過去的他極其相似。
而龍椅上年輕的皇帝,也在無限的與先帝重疊。反正楊盡忠是不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皇帝會心甘情愿一直被臣子教導、被權宦強壓,不想獨攬大權、乾坤獨斷的。
哪怕一開始不想,在那個為所欲為的位置上坐久了,也會開始變得想的。
不屑于前人,再到成為前人,歷史不一直都是這樣嗎
皇帝沒說話,只是盯著楊盡忠,想看看他除了這些,還能說出什么。挑撥離間之后,就該證明自身價值了吧
果不其然,皇帝還沒想完呢,楊盡忠品著火候差不多了,就拿出了在袖中攥了又攥的奏折。
上面寫的是先帝無德,蜀犬吠日,他作為首輔早就該撥亂反正,不想卻不知勸誡,還一味地助紂為虐,實在是難辭其咎。把先帝朝有名的荒唐事,一樁樁、一件件都寫了個一清二楚。也包括了北疆戰事中,被一次次貽誤的戰機。
明明都已經大敗了王庭,誅殺了朝中的國師內奸,北疆王卻還是在最后戰死。這是皇帝一輩子都過不去的心結。
他本還自信覺得不管楊盡忠說什么,自己都會心如止水。
如今才發現人果然不能說大話。
看見父王和母妃的名字時,皇帝的手不由就是一抖,奏折上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人名,對于他來說就是陰陽兩隔的兩條人命。好一會兒后,皇帝才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開口后,皇帝才發現他的嗓子有多么干啞。
這個痛罵先帝的奏折,要是在皇帝登基的第一天看見,他大概會欣喜若狂。先帝不做人,苦天下久矣。哪怕當時他只有十歲,他也想不明白,是他父王母妃在征戰北疆、尊王攘夷,是年娘子在使糧食增產、不至餓殍遍地,是紀關山等老臣在苦苦支撐大啟的河海清宴、中外樂康,可最后大家山呼的卻是先帝受命于天既壽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