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了想,就沒拒絕這最后一面。
也是因為連大伴的一句“見見吧,陛下就不好奇他還能說什么嗎”只有知道對方的全部底牌,才好針對。
楊盡忠這日便得以穿著一身素服進了宮。
湛藍的天空下,是皇城亙古不變的朱墻黛瓦,耀眼的琉璃頂中,是楊盡忠以為自己會走一輩子的深長宮道。他也曾高中狀元,從巍峨肅穆的中門而入,過玉帶的金水護宮河,金殿傳臚,蟾宮折桂。那一刻的他升起了怎么樣的雄心壯志,他已經記不得了,腦海里有的只是為官第一天佝僂著背在下馬碑前的一跪,自此以后,便在皇權面前再沒挺直過腰板。
皇帝在布局開闊的書房里接見了楊盡忠。絮果小時候大啟還在流行小書房,這幾年因為皇帝對北疆廣袤的喜好,房間門的趨勢已經由小轉大,越來越流行起了這種仿佛一眼望不到頭的寬敞布局。
楊盡忠與皇帝分在兩端,宛如天塹。
楊盡忠如今正跪伏在地,三呼萬歲,仿佛已經低到了塵埃里。在簡單的客套寒暄后,他就開門見山的進入了今天的正題,因為皇帝不喜歡廢話。
“不知道陛下可曾聽過三仙獻鼎局”
三仙獻鼎,皇帝還真的聽連大伴給他講過,在他阿弟還小的時候,跟著取經詩話一起講的。
大概意思是說,在取經的故事里,神仙也不是不死不滅的,所以他們最看重的便是壽元。而能夠延年益壽、保仙家不用渡劫的寶物,不外乎王母的“蟠桃”、老君的“仙丹”以及鎮元子的“人參果”。
他們也就是三仙獻鼎中的三仙。
可以說,他們仨掌握著整個天庭的核心資源。
但玉帝才是天庭的王。玉帝會不怕他們造反,會不怕他們聯手,會不擔心酣睡之塌豈容他人安睡嗎
他想把這些東西掌控在自己手上嗎他肯定想。但他能貿然開口嗎他不能。
然后,就是這么巧的,某一天東海的石頭里蹦出來了一個天生地養、不通教化的石猴,大鬧蟠桃宴,砸破煉丹爐,最后又在取經的路上不管不顧的推倒了人參果樹。玉帝又是請如來收服石猴,又事找菩薩復活了樹根。傾盡全力,為什么
因為等他施恩后,再和三仙談由他來統一保管這三樣寶物,事情會容易很多。不管是追責三仙保管不力,還是懷柔說由我來負責,恩威并施、挾眾脅迫,他怎么樣都能成功。
“三仙獻鼎,說白了就是轉嫁朝中矛盾。把皇帝與臣子之間門的資源競爭,變成舊臣與改革派之間門的黨爭。”自古以來不少帝王都玩過這一手制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變法,如果說秦國的舊貴族是三仙,那商鞅便是石猴。商鞅的改革之后,舊貴族交權,皇朝穩固,大秦強盛。
但大圣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商鞅五馬分尸車裂而死。
說來挺神奇的,先帝也是這一手陽謀的個中翹楚,他手中的石猴,便是心甘情愿為他驅使的楊盡忠。楊盡忠成功取代了前臣,卻不想迎來商鞅和大圣的結局,所以他如今只能奮力一搏。
“陛下的石猴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