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之內,昊周五大名將,努烈近乎廢掉,吉蘭被溫月聲斬殺,烏戈與陸青淮對陣之時,不敵陸青淮,在逃脫之前被溫月聲生擒。
除此之外,便只剩下兩人。
但余下的這兩個人,都格外難對付。
只因這其中之一,是郁舜的心腹泰蘭。
泰蘭本身兇猛,他底下的將士亦是了得,陸庭玉跟他碰上之后,幾乎沒有在他手中討到了任何好處。
而李慶元則是不敵另外一名將領,被對方擊潰后,對方率領了自己的五萬大軍,跟泰蘭匯合。
導致泰蘭手中的兵馬,超過了十一萬人。
陸庭玉再也無法與之抗衡,在對方攻過來之前,先行撤退離開。
而他離開后,泰蘭也沒有繼續貿然進攻,而是整合了大軍,退回了昊周境內。
此番他雖是贏了,但是整個戰場,除了他們一人率領的隊伍之外,其余的皆是全敗。
昊周一十多萬兵馬,只剩余了十一萬人。
這般情況下,幾乎可以稱之為慘敗。
且五大名將聲名赫赫,可才對上了大徽,便立時折損了三人。
這對于整個昊周來說,都是能引發震蕩的大事。
剩余兵馬不多,在與大軍匯合之前,泰蘭只能退回昊周境內。
而那邊,昊周三十萬兵馬被一分為三,于海城之外截堵江焰。
他們折返回昊周的同時,江焰從海城側方撤離,撤離途中遇到了三大部族之一的金氏主帥,對方還率領了十萬兵馬。
對方欲在陣前取他的性命,好在大軍之中立威,重振士氣。
卻沒想到江焰手中的刀營眾將格外兇猛,江焰本身強勢,率領大徽兵馬沖鋒。
斬殺金氏將領過半后,金氏主帥仍然不放他們離開,拼死要將江焰及大徽大軍留下,讓他并著大徽精銳皆是葬送在了昊周境內。
金氏主帥此舉倒也正常,但他忘記了眼前的人,是個不要命的。
他要耗死江焰,江焰就能不顧一切地殺了他。
他們在海城側邊這一戰,江焰重傷昏迷,是被刀營將領拼死帶著,從死亡沙漠撤退,方才能夠折返回到大徽。
而昊周那邊金氏主帥被江焰擊殺,十萬兵馬亦是被蠶食大半。
江焰算不得完勝,那昊周,就是完完全全的大敗了。
昊周此番出師不利,折損了眾多的將領,且在放棄主戰場的前提之下,折返回都城,竟然沒有能夠徹底斬殺江焰,反而令得整個金氏元氣大傷。
消息傳入都城,郁舜盛怒,整個昊周內部,俱是陷入了無比低迷的情緒之中。
軍中士氣大傷,兵馬亦是折損了十多萬人。
五大名將一死一殘一個被俘虜,近乎于元氣大傷。
光是此番戰敗造成的影響,就已經足夠整個昊周恢復許久。
更別說還賠上了一個博爾氏和大半個金氏。
在泰蘭收到消息,折返回到了昊周都城的當日,朝堂之上,已經出現了向大徽求和的聲音。
昊周大徽開戰近一十年,幾乎每一次都是昊周大獲全勝。
而今,不過短暫的三個月之內,昊周就已經淪落到了要求和的地步。
這等事情,若非是親自見到,只怕都不會有任何人相信。
但事實如此。
自那位大徽郡主出現后,昊周邊疆頻頻陷入了劣勢,而今損失這般慘重,有人會提議求和,是再正常不過。
可這個話幾乎是一出,就遭到了整個朝堂的反對。
多年恩怨,昊周從未將大徽放在了眼中,如今因為暫時性的失利,就想要讓他們求和,幾乎是不可能的,昊周也還沒有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地步。
昊周內部有所爭議,但最終的決斷,始終掌握在了郁舜手中。
昊周以武治天下,朝堂內的官員,對于這位新帝,是格外信服的。
是以,當昊周向大徽求和的消息傳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