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眼眸復雜,過了許久后才道“朕這些年忽視了你,是朕的錯。”
他有心想要與溫月聲緩和關系,可這話說出口之后,并未得到她任何的回答。
皇帝面色微頓,也清楚經年的冷遇,并不是這三言兩語就可以帶過去的。
他沉了沉眼眸,終是不再糾結于此事之上,而是沉聲道
“再過三日,國宴之上,朕會親自冊封縉兒為太子。”
溫月聲聞言,只淡漠著眼神看著他。
對于他說出的話,她似乎沒有半點意外。
皇帝見狀,心下微沉,直言道“除此之外,朕還會冊封你為太子妃。”
在溫月聲冷淡的注視之下,皇帝不帶任何一絲動搖地道“朕知道你跟縉兒、鎮國公府上有些恩怨。”
“但此番不同,聲兒,你是大徽未來的皇后。日后你與縉兒,可以一同治理天下。”
殿內驟然安靜了下來。
那剛剛趕到了國寺內的高泉,在聽到了這番話后,一顆心重重地跳了一下。
他當下住了腳步,不敢再往前去。
然心底的震驚,卻幾乎滿溢。
皇帝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立儲之事勢在必行。
朝中或有其他的想法,但撇除了不談,高泉心中知道,皇帝其實自始至終以來,所認定的儲君就只有一個,那便是永安王蕭縉。
這甚至不是此番事情才落定的。
早在大皇子蕭銳沒有謀逆之前,皇帝便興起過心思,要立蕭縉為儲君了。
而一直遲遲沒有落下圣旨,則是因為皇帝心中依舊念著所謂的制衡之道,蕭縉倒也算沉得住氣。
在皇帝那邊,便稱得上是已經經過考驗了的。
所以對于皇帝會立蕭縉為儲君的事情,高泉并不意外。
讓他真正感覺到了意外的是,皇帝會愿意讓溫月聲與蕭縉共治天下。
雖說以溫月聲眼下的手腕,便是皇帝也做得。
但高泉實在是太了解皇帝了,皇帝今日能夠說出共治天下這四個字來,便已經是能夠做到的最大讓步。
且也是在為蕭縉打算。
以當下的情況,哪怕是蕭縉真正能夠登上大位,大權卻也始終掌握在了溫月聲手中。
皇帝在多次權衡之下,所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便是如此。
在高泉看來,已經屬于驚駭世俗。
可他卻萬萬沒想到,溫月聲開口,便直接否決了。
“皇上以為,我與蕭縉之事,還能夠有所緩和”溫月聲面無表情地道“是要我以正妻之位,款待溫玉若和魏蘭芷,還是要我以一國之母的名頭,為蕭縉料理好了前朝后宮”
她那雙冰冷的眼眸里,甚至沒有一絲情緒“蕭縉配嗎”
一殿死寂。
高泉驚愕地難以合上下巴。
可即便他是皇帝的心腹,在溫月聲這般質問之下,他竟也是找不到任何的話語來反駁溫月聲。
蕭縉比起其他幾個王爺,確實堪稱品行優良。
但在溫月聲的襯托之下,便委實不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