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皇上解惑,臣不知。”
見眾人都疑惑不解,明珠也疑惑,他開口向康熙問道。
“施瑯,前明人。先前跟著鄭成功做手下,后因鄭成功殺害他父親及弟弟之大恨,施瑯降清。朕這些年一直將其留在京城。此人對海上作戰有相對豐富的實戰經驗,做將軍去攻,再好不過。”
胤礽聽著康熙的話語,意外的挑了挑眉,所以阿瑪這是早就為攻做好了準備。就差銀子以及好時機了
在腦子里想了想,胤礽站起身對康熙道。
“阿瑪,鄭經之前與耿精忠勾結,如今知曉大清平定三藩,必定會有防備。再加之大清雖有水師,可都是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施瑯雖有,可那到底是之前,若是未做好充分準備,還是不可輕舉妄動。”
臺灣要收嗎,肯定要收,但不是現在。
水師還需歷練,他們大清如今的情況也還需調整。
胤礽說完,久久未得到康熙的回應。他微微抬頭,余光看到康熙正在有節奏地敲打著椅子扶手的動作,立馬明白了康熙正在思考他說的話。
聽著胤礽稚嫩的聲音在御書房內響起,索額圖不禁轉頭與明珠對視一眼。
暫且不論這主意出的對與否,第一次接觸朝政便敢出頭發言,這已實屬難得。
這件事其實康熙心中早有定論,他的決定便是一定要攻。那為何還要問呢,每次大事都必須與大臣商量后才能定奪,這是歷來的規矩。
只是大臣永遠唯唯諾諾,說這個不可那個不可,事情要是真按照他們說的,那便永遠開始不了。
對于他們來說,不用做是最好的。
“保成說的好。”
康熙轉頭,目光贊許的看著胤礽。
說到他心頭了,康熙原本也是如此打算。
“那便任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讓他帶兵開始在沿海一帶做演習,開始訓練。為攻做準備。”
康熙語氣強硬的便為此事下了定奪,他叫來梁九功,讓他吩咐下去。
處理外憂的動作不能慢,要讓一個國家能得到好的發展,首先外憂一定要解決掉,不然留著就是一個大隱患。
既然事情已經得到解決,康熙擺擺手示意大臣們可以走了。
眾人紛紛告辭。
御書房內只剩下康熙與胤礽。
“阿瑪,怎么了為何這樣看著保成”
順著康熙的力道,胤礽坐到康熙腿上,看著康熙專注看著他的目光,胤礽歪了歪頭,有些不解。
“保成第一天參加議政,感覺如何”伸手摸摸胤礽的頭,康熙看著胤礽,柔聲問道。
“還可以”說著胤礽猶豫了下,他低頭看著康熙,話語頓了頓后這才又開口。“阿瑪,為何保成總感覺,做事情都是阿瑪在前面拽著他們想往前走可大臣要么不吭聲不表態,要么就是連連否決,像是深怕阿瑪做成什么事情他們是都不想做事嗎”
聽著胤礽的話,康熙本來揚起的嘴角抿了起來。
康熙不笑起來,神情看著有些唬人。
“所以保成以后要多同阿瑪一起,治治他們。”
康熙沒否認也未曾點頭,他只是將頭埋在胤礽脖頸間,聲音略顯低落。
只是這模樣不禁讓胤礽想歪。
莫不是每次議政,這群大臣都是這般欺負皇上,不干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