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主任:“他估計也是瞎吹牛的,指望先把項目拿下,然后中間慢慢描述困難,讓國家追加錢吧。搞科研的,誰還不知道誰呢,好多項目,拿到了錢最后沒做出成果,給一堆實驗數據,不也交差了。”
汪精銘臉一沉:“少廢話,你這就是做不到了?”
孫主任也不想項目跑了:“不是做不到,我是說你別被顧玩騙了,有了過高的、不合理的期待。是他在騙人,不是我在騙人,我……肯定有極大概率做到,但是要配合。”
汪精銘這種老狐貍,論情商和聽弦外之音,當然比搞科研的人要厲害:“你這就是做不到!”
孫主任急了:“誒,別走啊,你不信我的,咱找部里評估一下,你看如何?國家有關部門的權威意見,你總該信吧?”
……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研究所里那點矛盾破事,很快就傳遍了。
第二天,顧玩就知道汪精銘跟孫主任勾搭上了,兩人還扯了皮,鬧到去京城找權威人士定奪。
吃午飯的時候,顧玩把這個消息,若無其事地告訴了女朋友。
麻依依當時就急了:“你怎么一點都不擔心?人家在挖你墻角啊!”
顧玩冷笑一聲:“沒有精鋼鉆,就別攬瓷器活兒。我報的預算和研發周期,這個星球上沒有第二個人做得出來。
我已經看過了,孫主任那種按部就班的家伙,已經被他十幾年來的固有技術偏見限制住了。”
那些人,這十幾年來,都是在為造大型基本粒子對撞機做準備工作、理論研究。所以他們的腦子已經僵死了。
讓他們做AMS的時候,他們的第一思路,肯定是“把大型基本粒子對撞機小型化,造出AMS”。
這個例子,沒讀過物理博士的人,可能覺得不太直觀,那就換個角度好了。
就好比一個在艦炮時代造了一輩子戰列艦的設計師,你第一次讓他設計航母,還是把“信濃號”戰列艦改裝成航母的時候,他肯定還會為航母設計實際上根本屁用沒有的8英寸艦炮、甚至是厚實的舷側裝甲,各種冗余結構。
這些東西對于航母是沒用的,但是從戰列艦轉行來的船舶設計師,肯定繞不過戰列艦時代積攢下來的經驗。
而顧玩是知道如何直奔AMS而去的,能夠直取核心價值,而不是想著把另一個東西小型化。
把造了一半的“信濃號”戰列艦改造成航母,總造艦預算當然會比直接造一條同等載機量的航母貴得多,也慢得多了。
這些彎彎繞,顧玩可不會寫進立項申請和可行性分析報告里的。這點干貨,要到最后拿到承包權、拿到專項貸款后,親自動手的那一刻,才能拿出來。
果不其然,孫主任去了京城,找人評理之后,原本還想扯扯皮、玩玩文字游戲、為萬一超支逾期推卸一下責任,結果立刻被科技部的某些人,懟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