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文明社會,蘇長河說的解決,當然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消滅,而是讓這兩人沒機會蹦跶,甚至蹦跶了也沒辦法對他造成威脅。
至于到底怎么做回去的路上,蘇長河的cu一直高速飛轉。
馬向華看他表情嚴肅,還以為他擔心那倆搶劫的再盯上他,說道“以后你進山,我和東子一起陪你來。”
蘇長河擠出一個笑容。
穿書是他們一家三口最大的秘密,誰都不能說,也不能說那倆王八蛋可能會危害他的性命,會破壞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他只好說“這次結束,我打算歇一陣子,以后要是進山,再麻煩大哥和東子。”
回到前進大隊,隊里已經下工了。馬老爺子帶著馬向東在蘇家幫忙,見他們回來便和女婿匯報,“長河啊,竹籃都拿過來了,一共四十個,二十個大的,二十個小的,還差五個,等會兒我和你七叔說一聲,今晚就能補上。”
“竹籃不急,爹你屋里來,我有點事和你說。”蘇長河接過閨女倒的水,喝了口,讓閨女帶表哥們去洗桃子吃,把孩子們支出去,才繼續說“爹,公社紡織廠還要幾批貨,這事你知道吧”
“知道”馬老爺子上回聽兒子提過一嘴,“是不是要得急,讓東子連夜收”
“連夜往哪兒收啊咱隊里各家各戶雞鴨鵝都快賣干凈了吧”前前后后他在隊里收了十來次,雞蛋大家還能攢出來,家禽孵出來,還要養呢
“那就去其他大隊收你大嫂娘家那邊肯定也有人偷摸養,讓紅梅帶你們去”
蘇長河打斷他的話,“爹,你有沒有想過,咱隊里辦個養殖場”
啥“養殖場”
“對,生產隊集體辦廠,養殖雞鴨家禽。這幾個月下來,爹你應該也能看出家禽的賺頭。”
蘇長河報了個他賣給紡織廠的價格,“當然以后數量上來,經常賣,價格應該會低一點,但真辦養殖場,還有副產品,比如雞蛋鴨蛋,做成變蛋咸鴨蛋也能賣錢。再說紅旗公社只有一個廠子,淮寧可不止一個,縣城像紅旗紡織廠這樣的大小廠子起碼有五六個,再加上各個單位,大家都缺肉吃,銷路肯定不愁。”
而且說實在的,他們這個養殖場肯定沒有后世規模那么大,上千只雞鴨鵝,一個縣城吃不下,往省城銷一銷肯定能賣完。
至于改革開放以后,物資豐富起來,市場經濟對養殖場的沖擊,都是以后的事。這才萬里長征第一步,如果擔心以后廠子倒閉,連第一步都不敢邁出去,蘇長河以后也不用做生意了。
馬老爺子摩挲著腰間的旱煙桿,擰眉沉思,蘇長河見狀,又道“咱們生產隊里,咱家算是條件比較好的吧”
他說的是老馬家,這點馬老爺認同,老馬家不是比較好,算是前進大隊最好的一戶了。他們家老二當兵,家里五個大人掙工分,連馬老太太白紅梅兩個女人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那咱家不算二哥寄回來的津貼,一年干到頭,家里能存下多少錢”
老爺子默了默,蘇長河下狠招,“咱家都這樣,隊里其他人家得過的啥日子。爹,眼下靠種地,咱是沒法填飽肚子的”
他知道農民有多不容易,幾十年后,有經濟作物、有高產量種子,還有各種農業機械,農民種地都辛辛苦苦,往往一年賺的錢還沒有有的人一天工資多,更何況這時候。
“咱隊里各家自己養,一家頂天養十來只雞鴨,整個生產隊二十多戶,總共也就兩三百只,要是辦養殖場,一次養上千只,每家分到手的錢就是現在的三倍。銷路呢,公社紡織廠是一個,縣城供銷社、運輸隊還有兩家廠子我也打過交道,至于前期投入我愿意拿出兩百塊錢”
“那不行”馬老爺子希望隊里人日子好過,但也沒有舍己為人、犧牲女婿利益的想法,“路子是你的,前期投入也是你的,你自己能賺錢,讓生產隊辦養殖場,不是把你的錢分給大家嗎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當然是花錢消災,為了徹底解決他之前以私人身份倒買倒賣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