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腳女婿在老丈人面前要有好形象,蘇長河冠冕堂皇道“黨和國家讓知識青年下鄉,是讓我們建設新農村。我沒有建設好前進大隊。這么多年,隊里的人尤其是爹你們對我多有照顧,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能力,當然希望回報前進大隊,讓大家都能吃飽穿暖”
“一個人的富裕不算什么,帶動一個生產隊甚至一個地區的富裕,才是為國家做貢獻”
“好”馬老爺子感動地梆梆拍蘇長河肩膀,“長河,我果然沒看錯你”
天黑屋里暗,馬蕙蘭送油燈過來,正好聽見老蘇鏗鏘有力的一番話,差點沒笑出聲。
馬老爺子死活不愿意在蘇家吃晚飯,蘇長河沒法,只好送他們走,卻叫住馬向東,“東子你等會兒,說說送貨的事兒”
其實他留馬向東是為了打聽事,在鄉下,馬向東認識的人多,他在公社念過初中,同學多是各個生產隊的。
馬向東回道“是有認識的人,除了山里的生產隊,其他的大部分都有認識的人。”
那就行了。王大王二不愧“賊不走空”四個字,偷跑也不忘偷東西,王大伯家有過一回教訓,剩下那只羊晚上都牽回屋子里,因此躲過一劫。村里有幾家門窗沒關好,這次就遭殃了。
這兩人自從上次回村到被關起來,這么長時間沒賭,現在偷到錢,第一件事估計是去賭。蘇長河讓馬向東打聽打聽哪里有賭窩,有沒有人看見王大王二。
馬向東還不知道王大王二跑了,疑惑問“姐夫他們不是被關在后溝村嗎”
“跑了,兩人夜里偷偷跑了。”
“啊那姐夫咱們找到他們,要不要把他們抓回去”
蘇長河瞥他一眼,“別胡來,摸清他倆行蹤就行。”
“好吧。”
過了兩三天,馬向東送來消息,果然如蘇長河所料。蘇長河想了想,盤點了一圈自己認識的人,有主意了。
剛好,這批桃子裝好需要送到縣城,他正要聯系這個人。
次日凌晨,他帶著馬向東,推著獨輪車到紅旗公社附近的林子。一輛綠色的貨車停在路邊,見他們來,駕駛座門打開,一個三十多歲一身工裝的男人跳下來,“來了。”
“高師傅,又得麻煩你了。”蘇長河招呼馬向東把果籃搬上車。
高師傅是縣運輸隊的司機。
六七十年代有句順口溜“聽診器、方向盤、勞資干部、營業員”,說的就是這時候最吃香的四種工作。
聽診器指的是醫生,六七十年代缺醫少藥,偏偏大家吃不飽,身體弱,抵抗力差,誰家要是有個醫生,七大姑八大姨別提多羨慕。
勞資干部說的是人事科長,在一個廠里,人事科長和普通工人干什么工種、發多少工資息息相關。有時候和人事科長處好關系,人就能給你安排個輕松點的工作,還能早點調級,多拿點工資。
營業員就更吃香了,這年頭物資匱乏,營業員手里掌握的都是物資的一手消息,不僅能給親朋好友預先截留一部分貨物,還能買到便宜的“瑕疵品”。
至于方向盤,說的就是汽車司機,就像高師傅。一般人沒有介紹信,不能出遠門,他們卻不一樣,借著出差的便利,常常能買到一些緊俏的商品。除此以外,路上讓人搭個順風車,給人捎點東西,別人少不得給點好處。
蘇長河就是這么和人“勾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