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說是江家人托他們代為尋找恩人,現在找到了肯定得上門。
“不過他們這么大張旗鼓干什么難道擔心我們攜恩以后圖重報”
蘇家沒有多余的床鋪,蘇長河一家回來,就在客廳用木板搭了個睡覺的地方,晚上搭好,白天收起來。
蘇長河躺在木板上,雙手枕在腦后,隨口道“等他們來就知道了,反正我們也沒打算以后訛人家報恩。”
馬蕙蘭也覺得就是走個過場,江家人感謝,她接受,這事就算了了,結果江家的人并沒有了結情分的意思。
江敏芝還在坐月子,江家是江媽和江大嫂帶著江敏芝的大兒子張大寶過來。江媽和江大嫂非常客氣,光禮物就帶了一堆,什么麥乳精、蜂蜜、罐頭、大白兔奶糖
還有蘇長河一直打算給閨女尋摸的奶粉。
這天是周日,不上學,蘇家的第三代大多都在家,一幫孩子看到桌上一堆吃的,眼睛都不會眨了,蘇家寶更是看著大白兔奶糖直流口水。
蘇老太太看看他們,再看看白白凈凈、一點不怯場的月月,嫌棄地將這幫孩子趕回房間,只留下月月和人家孩子說話。
蘇月不覺得她和張大寶有什么話說,這孩子真的太羞澀了,叫了一聲“妹妹”,就一直給她塞糖。蘇月看了眼他衣服上的口袋,還好還好,只有兩個,要是有十個八個,他們家糖還不給他塞完了
江媽倒是有一肚子話和馬蕙蘭說,她拉著馬蕙蘭的手一個勁兒感謝,感謝她在女兒被欺負的時候站出來,感謝她在一路上對女兒外孫的照顧,感謝她在女兒早產時施以援手。
馬蕙蘭仿佛看到了以前的病人家屬,在醫院久了,有無理取鬧的醫鬧王八蛋,也有真心感激醫生的家屬。
“敏芝在坐月子,不方便出門,不然她也想親自過來。我們走之前,她千叮呤萬囑咐,讓我一定要請你過去坐坐”
江大嫂也說“是啊,敏芝就盼著你去,她還想和她蕙蘭姐再說說話呢”
江家人盛情相邀,馬蕙蘭本來沒打算打擾,也不好拒絕了。
她要出門,蘇長河也要出門,蘇長河要去一趟郊外的養殖場。
他之前就一直眼饞,想進去看看,借鑒借鑒,學習學習,苦于養殖場的規章制度不讓外人進。那天和嚴教授無意中提到,嚴教授的學生就是養殖場場長,托嚴教授的福,他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進去看看。
爸媽都出門了,蘇月留守蘇家,一幫堂哥堂姐支起飯桌寫作業,蘇月想到這次回去她也要上學了,就想先看看這時候的課本和后世有什么區別。
蘇家孩子多,年紀最小的蘇家寶還在上托兒所,最大的蘇家才上初中,中間幾個孩子都在上小學,從二年級到四年級都有。
所以,蘇家的課本還挺齊全。
蘇月先以一顆大白兔奶糖為報酬借了蘇家寶托兒所的書籍,然后是小學、初中
蘇老爺子今天沒有活,正在門口打算給外面廚房上面搭個架子,看到小孫女借課本看,先是托兒所的,掃一眼結束,然后是小學,還是掃一眼,再然后就是家才初中的書,還是掃一眼
老爺子看著看著坐到了小孫女身邊,一副不敢打擾又實在好奇的樣子,等她一本書翻完,終于開口問“囡囡你都看完了”
“完了。”
“都會了”
“昂。”
蘇月才高考完,還處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力頂峰階段,區區小學初中的課本,小意思
老爺子歡喜得不行,讓大孫子趕緊把初二的書拿來,蘇月捧著書看,老爺子就在一邊,一手端著麥乳精,一手拿著雞蛋糕,一會兒喂她喝一口,一會兒喂她吃一口。
在邊上想看看小堂妹能學到哪兒的蘇家才備受煎熬,深受智力與美食的雙重打擊。
爺爺還讓他快去寫作業,別磨洋工,然后轉頭就一臉慈祥地讓小堂妹歇歇,“都看這么多了,別把眼睛看壞了想不想出去逛逛爺爺帶你出門逛一圈,咱歇會兒不著急。”
老爺子抱著小孫女出門,走兩步就進了鄰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