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蘇長河繼續往下說,“所以怎么讓更多的小雞活下來在飼養過程中,怎么喂食才能讓雞長得更快怎么去調節雞的產蛋周期,讓雞下更多的蛋”
“還有像怎么預防雞生病,在雞生病之后又怎么救治這些都是問題”
“養殖場是我們大家的,以前我們各家自己養雞,頂多七八只,雞要是病死了,損失也不是很大。但養殖場不一樣,你們想想,上千只雞要是病死,咱們不僅白干一場,前期的投入都完蛋”
大家想可不是,別說上千只,就是幾百只雞死了,他們也得心疼死。
所以,才要學習如何科學的養殖,“這也是我為什么要特地跑到滬市去找專家請教,人家是專業人才,專門研究這方面的”
大家伙聽著,心里暗暗咂舌,沒想到養個雞還有這么多學問。
馬老爺子擔心道“長河啊,那人家專家告訴你了嗎”人專家跟咱非親非故的,能愿意教咱嗎
“嚴教授可是滬市農業學校的老師,人家的人品是這個”蘇長河比了個大拇指。
“一開始人也不愿意搭理我,后來一聽我是為了我們生產隊發展副業,特別認真負責的給我指導,還打招呼讓我進滬市養殖廠看看。”
蘇長河又給他們講了講人家那大型養殖廠子是什么樣,雞舍、飼養舍、加工車間、辦公室、食堂、車庫
應有盡有。
和人家那養殖廠相比,他們小打小鬧的這個,頂多算是家庭小作坊。
老少爺們已經聽得只知道“嚯”
“長河叔,咱們的養殖場什么時候能像他們一樣啊”站在后面的一個年輕小子激動地問,那么大的養殖場,還有車間,要是他們也能那樣,都不用下地干活了
這小子想的挺美,蘇長河不打擊年輕人的積極性,夢想還是要有的嘛
他笑著說“飯要一口一口吃,房子要一塊磚一塊磚蓋,咱們的養殖場才剛剛開始,將來什么樣還不一定,說不定有一天就能發展成像那樣的大型養殖廠”
大伙都笑了起來,除了幾個傻乎乎的年輕小子,沒人相信這話會實現。
眼下,他們只期待養殖場建好,年底每家每戶能多分個十塊八塊。
今年十塊八塊不一定,到明年,肯定沒問題。
走之前,蘇長河就已經和馬老爺子他們商量過養殖場后續的分紅方式。養殖場雖然是前進大隊集體的,但是并不歸在大隊的公賬上,分紅也不是按照工分,而是按照各家所占份額分配。
簡單來說,就是到年底,賬上的收入扣除養殖場基礎建設費用、養雞成本、員工工資以及來年周轉資金等,剩下的利潤按份額分配到各家頭上。
至于各家占多少份額,蘇長河就不管了,有馬老爺子他們操心,他要管的就是在秋收前,趕緊把養殖場建起來。36月是育雛的最優期,盡快建好,今年還能趕上育雛最優期,年底肉雞成熟,說不定正好能趕上春節市場。
蘇長河回來的時候在縣城已經聯系好了磚廠,他叫馬向華“大哥明天帶兩個人先去磚廠把磚拉回來,這次先蓋個兩個雞舍,一個飼養,一個育雛蓋的時候爹安排下人”
馬老爺子和馬向華都道“好。”
蘇長河又說“之前就跟大家說過,咱們養殖場剛開始,需要的人不多。現在先要一個飼養員,先跟我學,養殖場里育雛飼養這些事暫時就是我們兩個的活,到后期人手不夠,再繼續招人。”
“哦對了,飼養員好好學,后期抽時間還要到滬市進修。我跟滬市養殖廠那邊的人說好了,到時候我們過去,給他們的老員工打打下手。”
“別傻乎乎地以為說打下手,就真去打下手啊,讓你們過去是想把人家老員工的本事學來”
大家伙發出一陣快活的笑聲,“那得找個機靈的”
“是啊,人得機靈,還得讀過書認識字,不然你們想想,到時候記不住,想寫下來,還不會要是再去請教大學老師,人老師一問三不知,說的都聽不懂,不是耽誤事兒嗎”
“反正你們回去都好好想想,在養殖場上班,以后就沒辦法拿下地的工分,養殖場的活也不輕松,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壞,愿意的人回頭找我報名,咱們擇優錄取。”
有人又問擇優錄取啥意思,還有人有其他疑問,蘇長河又解釋了一番,等這場會開完,都已經過了吃飯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