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回頭店里面手忙腳亂,從客人的角度來看,就是他,他也會認為這家店不專業,從而對售賣的產品產生懷疑。
蘇長河讓馬老太太和白紅梅過來,更多是想讓她們當店長,看著整個店,他現在沒那么多時間去篩選可靠的人,只能先從老家叫人來。
店里面除了馬老太太和白紅梅,還有六個員工,兩個負責殺雞按部位處理雞,剩下的四個人,馬老太太和白紅梅一人帶兩個,跟著她們在兩個店里,負責收銀和打下手的工作。
這六個員工,除了蘇長河學校里同學們的家屬。還有一個是掮客小許的妹妹,
小許年紀也不大,才二十多歲,但他是干掮客的,膽子大,腦子也比一般人活。蘇長河第一次和他打交道,頗為滿意,后來找給馬老太太和白紅梅住的房子,以及兩個門臉,都是托他幫忙,小許也沒有讓蘇長河失望。
他在知道蘇長河租這兩個門臉是為了干什么后,當機立斷推薦他妹子,蘇長河說,“我們這可是私人企業,不嫌丟臉”
小許說“那都是虛的,飯都吃不上了,還講究那些干啥”
蘇長河便叫他把妹子帶來看看,他妹子叫許三妞,是個手腳勤快、做事麻利的姑娘,馬老太太都挑不出錯來,蘇長河就收下她了。
其他幾個同學家屬也都經過馬老太太長眼,都是能干活的,她們能出來找活干,本身家里條件就不好,對于這份一個月能拿十幾二十塊的工作很是珍惜,蘇長河說這兩天需要把店里最后收拾收拾,她們就把店里擦得一塵不染。
蘇長河看了看干凈的地面,都不好意思踩上去。京大這個店里,是馬老太太、許三妞以及一個叫夏柳的大姐負責,蘇長河就說“夏大姐,別忙活了,歇會兒吧。”
夏大姐提起拖把,笑笑,說“我再去把后面收拾收拾。”
后面帶一個小院子,小院子里有一間廚房,現在是店里的食堂,此外,首都醫科大那邊的店比較小,殺雞和處理全都放在這邊,后面就蓋了幾個水泥臺子,方面清洗。
夏大姐去了后面,許三妞叫了聲,“老板。”又接著擦操作臺,和她哥說的一樣,也是個老實孩子。
店里面定制了一圈操作臺,靠新開的門那邊的是炸鍋,炸鍋左邊是收銀臺,右邊是料理臺,在整個操作臺左側,靠著另一邊窗戶的是定制的長桌,桌子下面是高腳凳,客人可以打包帶走,也可以坐在店里吃。
蘇長河坐在高腳凳上,試了試高度位置,扭頭見丈母娘一臉愁容,問道“媽,你咋了”
“沒事。”馬老太太看了他一眼,繼續擦桌子,擦了一會兒,又抬頭看他,一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樣子,蘇長河笑了,“媽,你想說啥”
馬老太太“長河啊,咱定那個價格是不是太高了這么貴,能有人買嗎”
“媽,您就等開業唄,等開業就知道了。”
十一月三號,天朗氣清,風輕云淡。
上午九點,京大東門外突然響起“啪啪”的聲音,大家循聲望去,就見不遠處那個亮眼的“小黃雞”店門口,兩個年輕人手持長長的紙炮筒,只聽“啪”一聲,五顏六色的禮花迸開。
“開業啦開業啦馬記炸雞店正式開業啦”一道男聲循環喊道。
開業了走,看看去。
京大的人對這個馬記炸雞店一點兒都不陌生,原因有三,其一,這家店就開在學校門口,與眾不同的外觀,像是黑白電視機冒出來一塊彩色,學校里的人進進出出,總少不了多看兩眼。
其二,聽說這家店是他們京大的學生開的,外面墻上的畫也是他們同學畫的,連店里面幫忙的人都跟他們學校的學生有關系,這家店雖然還沒開門,但在學生們心里,莫名有種自家人的感覺。
其三,還是有賴于青年報,京大聯合其他學校一起辦報,在不少學校都設立了青年報分部,將這份報紙推向了京城各大高校,連一些老師都注意到這份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