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發行的份數越來越多,看的人也越來越多,報紙上登的廣告效果就越來越好,蘇長河更是大手筆連登三期。因而,不止京大,整個京城的高校都知道十一月三號這天,京大和首都醫科大門口有一家馬記炸雞店即將開業。
更別提,報紙上還特別用了大號的黑體字注明“學生證打八折,老師打七折”,“僅限前三天”。
不管買不買,對學生和老師還打折呢,先看看去。
京大店,馬老太太負責炸的工作,她穿著圍裙,戴著手套、口罩、帽子三件套,只露出一雙眼睛,她看著門口聚集過來不少人,又是緊張又是高興。
馬老太太全神貫注地等著人說“給我來一份什么什么”,然后她就可以用練了好些天的普通話回到“好的,您稍等。”
可是她等呀等,門口的人只在那兒看,沒人點餐,還有人突然叫了一聲,“這也太貴了吧”
馬老太太心一涼,完了完了,她就說吧,長河給定的價格老貴了,人家吃這個還不如稱一斤大肥肉,還能煉出油來。
“我看看,我看看”另一個人湊上前,仰頭看菜單。
炸雞店一共有六樣商品,薯條四毛九一份,繽紛雞米花七毛八一份,孜然雞架九毛九一份,火爆雞翅一塊二一對,香辣雞腿九毛九一只。
最貴的黃金脆皮雞排,竟然要一塊八一個
這人看著看著,也不得不說,“還真挺貴四毛九都夠買兩斤大米了。”
第一天開業,蘇長河不放心,也在門口維持秩序,聽到這人的話,他笑呵呵道“話也不能這么說。”
“平時吃白米飯,偶爾不是也要下館子打打牙祭您別看這價格不便宜,那是因為我們用的都是真材實料”
這人往里面的操作臺一看,正對著他們的油鍋里,大半鍋的油,邊上另一個臺子上,雞腿、雞翅、雞肉,一眼望去,肉啊,都是肉,滿滿的大塊雞肉。
還真是真材實料,又是肉又是油,老實說,他們自個兒在家里,也舍不得這么做,難怪人家要這個價。
不過理解歸理解,要讓他們掏錢,大家還是舍不得。
蘇長河也知道,這時代大家還是比較節約的,但是他定的這個價貴嗎真不貴,他們才來京城吃的那只烤鴨,一只鴨子十二塊錢,就這,還供不應求。
可見,還是有人吃得起的。
蘇長河指指旁邊的小黑板,說道“開業前三天,還有優惠呢,學生證八折,老師七折,另外還有滿額加購活動,買到就是賺到,買的越多賺的越多”
大家往小黑板一看,前面寫了打折,后面是滿額加購活動,消費每滿三塊九、五塊九、九塊九、十五塊九,再花一分錢,就能購買一樣東西。
比如消費到三塊九,加一分錢,就能白得一份雞米花。
五塊九,加一分錢,是一份雞米花加一份雞架;
九塊九,加一分錢,是一份雞米花、一份雞架再加一對雞翅;
要是消費了十五塊九,加一分錢,就能買到最大的全家桶,里面包括一個脆皮炸雞排、一對雞翅、一份雞架以及一份雞米花、一份薯條。
相當于,花一分錢,就能買到五塊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