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根據月考的平均成績以及最后的總排名選擇國家隊的最終成員,蘇月兩項都位列第一。
所以,她到底參加哪科比賽
化學組aaa物理組當然是化學物理
負責奧賽相關事項的教育部同志拿著成績單,研究了半天,在兩位教授的逼視下,最后一錘定音都參加。
反正兩門考試的時間不沖突。
本次出國的隊伍不小,除了十四名參賽學生,還有不少相關人員,比如每個科目領隊兩名、生活老師一名、行政老師一名,以及教育部的工作人員兩名。
此外,就是自費跟著的蘇長河,蘇長河的理由很充分“我閨女年紀小啊”
國家隊一考慮,也是,九歲的參賽學生,別說華國以前沒有過,就是國際奧賽史上也沒有過。
更何況,人家家長只是要求陪同出國,比賽期間愿意聽他們安排,也不用他們承擔費用。
那就去吧。
本來國家隊的人也有點擔心,蘇月同學雖然在學習上成熟,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出國這么長時間,說不定不適應,有家長陪同也好一點。
兩天后,這支隊伍從清大門口出發,教育部安排了車,將一行人直接送到了機場。
教育部的一位領導親自給他們送行,勉勵了學生幾句,讓學生們發揮出華國青少年的風采。
又和領隊的老師們交談了幾句,大意是去年競賽上發生過的一些不公正行為,提醒老師們注意,同時他說,一旦有事,外交部乃至華國都是大家的后盾。
最后他叮囑教育部的兩位同志“這些都是我華國的優秀人才,現在,我把他們交到你們手里了,你們一定要妥善把人帶回來”
兩人道“是”
離他們的航班還有兩個小時,教育部的領導交待完,就先行離開了,他帶著人一走,隊里發出長出一口氣的聲音。
學生們面面相覷,發現剛才緊張憋氣的不止自己,忍不住笑了起來。
老師們看著他們,搖頭輕笑,還都是些孩子。
“時間還早,大家坐著休息一會兒,不要亂走亂跑,有要上廁所的,和老師說,不要單獨行動。”
老師們也算是很操心了。
這年頭出國的人少,更別提這幫學生了,他們連飛機都沒坐過,大家很好奇,就有學生說“我們不單獨行動,我們幾個人一起,去外面瞅瞅行不行”
聞教授眉頭一挑,學生就縮了回去。
蘇長河覺得好笑,這幫學生怎么見了聞教授跟老鼠見了貓似的
他提議道“我帶了相機,不然大家一起,去外面大廳拍張照吧就當留個紀念。”
老師們也不是非要把學生們管得死死的,見學生們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聞教授就說“行吧,大家一起去。”
學生中傳來一陣歡呼,隊伍里幾個年輕人也忍不住歡喜,他們也是第一次出國,雖然沒表現出來,心里還是有些激動的。
眾人在干凈明亮的大廳站定,身后是圓形的服務臺,再遠處能看見飛行時刻表以及二樓的候機室。
機場大廳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建筑。
蘇長河指揮著大家往中間站一站,又給老師們按身高排了排位置。恰巧,兩位“en”教授身高差不多,被排到了一起,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難得沒有互諷,都矜持地轉頭看向前方。
最后排成的隊形有三排,最后一排是老師們以及教育部的兩位同志,中間和前排都是學生。
蘇長河喊道“前排的同學們蹲下哎對,就是這樣同學們把腰背挺起來,這樣看起來更精神好好,就是這樣大家一起看鏡頭,不要眨眼,好,三、二、一,茄子”
“茄子”
“好嘞,咱們再來一張”沒法確定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如何,蘇長河多拍了幾張,然后又想起什么,說道“等下啊,我再給你們單獨照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