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小道上,一支隊伍敲敲打打,打頭的自行車車頭綁著一朵紅布攢成的大紅花,后邊的籮筐擔子等物什上也都貼著紅紙,顯得格外喜慶。
隊伍里一行人說說笑笑,這個說“他三嬸子家能干,娶回來一個這么好的媳婦”
那個說“等這新媳婦生個大胖小子,和石頭好好過日子,他三叔三嬸子就啥也不用愁了”
就有一個滿面喜氣的中年男人哈哈笑“吳家嬸子,承你吉言,等我三侄子有了兒子,再請你們來我二哥家喝喜酒”
眾人齊齊叫好,一片熱鬧中的氣氛中,唯有坐在自行車后座的新娘格格不入。
她頭上頂著一塊紅蓋頭,虛弱地靠在身后那位被稱作吳家嬸子的人的胳膊上。
若是有人掀開蓋頭,就會發現,這個本該是主角的新娘,臉上不僅沒有笑容,反而滿面淚水。
李梅死死地咬著唇,本來泛白的嘴唇上已經被咬出血印,然而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她必須清醒過來
李梅怎么也沒有想到,她爸媽會給她下藥。
高考后,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就有了落榜的預感,她媽說“你要上學也給你上了,是你自己沒考上,你年紀也不小了,家里給你找個人嫁了”
李梅說“我不嫁人,我要復讀”
她爸甩了她一巴掌,把她關了三天,后來終于放她出來,沒有再說嫁人的事,她滿心打算去哪里掙學費,家里卻突然來了客人。
那是李梅十幾年里,少見地被允許上桌吃飯。
她敏銳地察覺到有什么事,也小心防備著,萬萬沒想到,她爸媽背著她商量好了婚事,怕她反抗,竟然給她喂了安眠藥
李梅被攙著上自行車,她媽親手把她交給陌生人,他們敲鑼打鼓,互相道著恭喜恭喜。
沒有人問過她的意愿。
她就像案板上的豬肉,買肉的和賣肉的商量好,就決定了她一生的去處。
可她明明是個人,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
吳家嬸子扶著新娘子,聽著哭泣聲止了,就“哎”了一聲,欣慰道“這就對了女人嘛,哪有不嫁人的”
“你別看周家在鄉下,人家日子過得可不差,家里三個兒子,大兒子還在城里吃公糧,你公婆年紀又不大,又是能干的,你嫁過去,就等著享福吧”
“雖然你男人是有點可這過日子,就跟五根指頭似的,哪能樣樣都長你就把他當兒子照顧,回頭再跟他生個娃,公婆叔伯幫襯著,這日子不就過起來了嗎是不是這個理兒”
吳家嬸子勸著,見新娘子不說話,也不惱,這新娘子早上從家里出來什么樣,他們也知道。
她爹媽還說是病了,分明就是喂了藥。
一看就知道,這婚事新娘子不同意,不過兒女的婚事,本來就由爹媽做主,新娘子不同意也沒關系。
至于擔不擔心她嫁過去鬧事那倒不用擔心,他們那兒四里八鄉沾親帶故,她一個小姑娘能怎么鬧事
現在不樂意,等生了娃,就安生了。
吳家嬸子這么想著,冷不丁被推了一下,她“哎呦”一聲,一抬頭,就見新娘子把頭上的蓋頭一扔,沖到橋邊,“撲通”一聲跳了下去。
“哎呦我的親娘哎跳河了新娘子跳河了”
熱鬧的迎親隊伍頃刻間亂成一團。
“快,快,快下去找啊”
“哪兒呢人在哪兒呢”
“吳家嬸子,你怎么看人的”
“我、我也不知道她還有力氣啊”